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12章五銖錢 (2 / 2)

“在“文景之治”期間,漢代政府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累積了不少的財富。”

“漢武帝時期,由於對外征伐不斷,在內修建許多大型工程,耗費巨大,從而引發了嚴重的財政危機。”

“但是漢武帝不能停止這些戰爭和大工程的建設,不能採取休養生息的方面來解決財政問題。”

“對此,漢武帝在經濟上和財政上進行了大量的改革,擴大的財政收入的來源。”

“這些財政措施給漢朝政府帶來了豐富的財源,但也造成了一些社會問題。”

“漢初,國家允許郡國鑄造貨幣,民間也私造貨幣。”

“當時的郡國、豪強、富商等就佔據銅礦,以製造貨幣,大發橫財。”

“這些貨幣的質量不等,有的質量嚴重不足其相應的價值。”

“奸商們甚至用銼刀銼刮銅屑,使得漢代的四銖錢越來越薄,貶值嚴重。”

“針對這些現象,漢景帝下令禁止民間私造貨幣,但但民間鑄造的貨幣到武帝上臺之初依然在流通。”

“漢武帝上臺後,規範貨幣鑄造。”

“建元元年,漢武帝廢除了四銖錢,推行三銖錢。”

“建元五年,又恢復了四銖錢。”

“元狩四年,漢武帝為了得到了諸侯王手中的金銀,下令諸侯王侯宗室朝覲必須用皮幣。”

“皮幣就是皇家禁苑中的白鹿之皮,諸侯宗族必須在皇室購買,每塊鹿皮就值四十萬錢。”

“該措施的確可以增加財源,但是使得市場上流通的貨幣更加混亂了,除了過去的四銖錢、三銖錢以外,還出現了白金和皮幣。”

“該命令釋出不到一年,漢武帝就下令推行五銖錢,以統一各種貨幣。”

“漢武帝的這些措施依然無法禁止民間私造貨幣。”

“《漢書》記載漢武帝實行五銖錢之後的五年時間內,就赦免過因為私造貨幣的死囚幾十萬人,沒有被赦免的不可勝數。”

“為了徹底壟斷貨幣制造,漢武帝在元鼎四年設定水衡都尉,下設均輸、鍾官和辨銅三官。”

“該機構主要收集全國的銅礦運往中央進行鑄造。”

“同年,漢武帝下令禁止了郡國的鑄幣權。”

“這次改革使得地方的銅礦資源也掌握在了中央手中,使得地方失去了私造貨幣的資源,從根本上制止了偽錢的泛濫。”

“此後,漢武帝改變了過去貨幣重量和規定價值不合符的現象,並提高了貨幣制造的工藝技術,使得私造貨幣之人得不償失。”(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