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錯花落> 第十七章 論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七章 論道 (1 / 2)

看著低下頭遠去女孩,蕭盈心中忽然有了一種熟悉的感覺,還沒等她想到這人是誰,就聽得身邊的襄城公主說道:“九弟,你在宮裡左右都是女子,切不可學了她們那般鼠目寸光、搬弄是非。姐姐已經出嫁,這裡是朝廷重臣的府宅。你作為皇子無論什麼原因都不可以輕來,要知道私自結交大臣,這是皇家的大忌。無論對你還是對父皇還有蕭家,只要有人藉此攻喧你們如何自處?你的好心只怕要壞了大事。你是皇子一言一行代表的都是皇家的體面,方才那般評論一個女兒家輕滑浮行很不應該。”

李治被長姊說中要害,站在那裡怔怔的說不出話來。以前母親長孫皇后體弱多病,大多數時間裡是這位長姊替代母職照料李治的生活起居。去年長孫皇后病逝李治悲痛不已,今天突然擅自來蕭府探望長姊正是出於對母親的依戀的無處寄託。

弟弟的心思襄城公主是懂的,但是生於皇室又怎能如此任性而行。她只能在這個時候諄諄叮囑,當然有些話也是說給蕭盈聽的。

蕭盈為人並不壞,只是在家裡被嬌縱過頭,經常會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估計今天之事,少不了她在其中推波助瀾。自己是蕭盈的繼母,有些話不能直斥其過,倒是可以藉著說李治把她也帶進來,以蕭盈的聰慧想必應該能理解自己的苦心。

看著襄城公主一板一眼的勸誡李治,蕭盈暗暗咂舌。知道這是繼母在勸說李治的過程中提點自己:有時好心未必辦得了好事。

章文怡進到自己的房間,丫鬟們照著服侍其他主子的流程將她擁至梳妝檯前卸去頭上的釵弁開啟發髻重新挽過。

為首的丫鬟見章文怡竟然是閉著眼睛的,她還以為是章文怡年紀幼小,此刻忍不住打瞌睡。連忙一邊耐心的對她說:“姑娘稍待片刻便可安歇了。”一邊回過頭催促其他丫鬟動作快一點。

其實章文怡閉著眼睛是因為內心的波動,她實在是太希望自己亦如李治所言,可是又怕那只是自己的幻覺。

此刻她正不斷的在給自己做心理建設:沒什麼要緊的大不了就是聽錯了。長得平平又能怎樣,反正這一世總能嫁得出去的。

聽得身後的丫鬟在催促其他人的同時手上也加快了不少,怕是片刻之後就要離開。章文怡狠了狠心睜開眼睛,只見銅鏡中一個麗人,雖是素面朝天卻是明眸皓齒,嬌豔非常。唯一的遺憾是目光有些呆滯破壞了整體的美感,讓美人兒減色不少。

章文怡震驚了,這個人是自己嗎?鏡中人也是一臉的驚訝,只不過沒有了木訥的眼神,她整個人立即鮮亮起來豔光照人。

為首的那位丫鬟冷不防看見這位小主人容光煥發竟然如此生動,眉眼依稀卻如同換了一個人。這個小主人原本生的就好,只是這位丫鬟見多了各式各樣的美人,早就審美疲勞了。在她眼裡稱得上美人的也就是蕭盈和她的一個堂妹,今天易芸兒也算得上一個美人兒,眼前的這位原只能算平常而已。

殊不料她呆滯的表情去掉之後竟然如此美麗,看得這位丫鬟心中也是一動。她的心中立即蹦出“狐媚子”三個字來,登時想到:這孩子小小年紀都竟讓我心動,長大了還怎麼得了,哪個男人還能抵禦。

此刻的章文怡突然理解了前世的一句臺詞:人生大起大落是太快實在是太刺激了。

其實章文怡也知道前世曾經有胖女孩瘦身變女神事兒,她穿越的這具身體的眉眼鼻唇都還是不錯的,只是胖了之後顯得極為不協調。可是幾個月前剛剛到易家的時候她也照過鏡子,裡面的女孩面黃肌瘦尖嘴猴腮,長相還不如胖的時候好看,這讓章文怡死了心。只是沒想到峰迴路轉今日才發覺正常時這具身體竟然是難得一見的美人兒。

平生的夙願終於實現,章文怡直激動的在床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折騰了大約一個時辰章文怡才勉強睡著。

在章文怡睡著的時候易夫人應老夫人之邀再次來到祿養堂,進了門雙方落座之後老夫人沒有寒暄而是直奔主題,問起章文怡的來歷。

易夫人也沒有向老夫人隱瞞,將章文怡的身份說了出來。

老夫人皺起眉頭,不解的問道:“這文家是什麼來頭竟然有人驚動府兵對付他們?”

易夫人回答道:“文怡這孩子一直沒有說實話,這個我也能理解。她發現連官兵都在對付他們自然不敢輕易將真實身份示人。楚州文家我還是知道一些的,早年他們是江左陳家的附屬,幫助陳家打理庶務,算得上陳家的錢袋子。山東崔氏曾經有向南擴充套件的打算,開皇九年文家曾經遭到崔氏打擊險些滅門。那時陳氏剛剛滅國他們不敢對抗崔氏,卻將文家財產鯨吞。文家殘餘對家主極為失望,此後文家家主便投靠了瓦崗的翟讓,翟讓死後跟了秦瓊。只是這位家主最後戰死,他死後文家再次遭到打擊,繼任家主被刺殺財產被圍剿。此後文怡的父親文錚、叔父文鍔一文一武將這個家再度撐起來,據說曾經一度委身陳家。這次再次遭襲卻幾乎全身而退,雖然名面上的店鋪、宅院這些浮財落入陳家之手,但是其他財產卻不知蹤影。是以文怡成了多方追蹤的物件,只怕是都是為了文家的財產。”

對於文家這樣的家族老夫人再熟悉不過,他們蕭家下面也有這樣擅長貨殖的人才。其實這也是各大豪門世家的慣用手段,讓一些人成為商賈為家族攫取大量的金錢。這些人表面上光鮮,實際上經常面臨卸磨殺驢的境地。

老夫人還是不解,說道:“這文家雖然從事商賈,卻不是什麼大家,怎麼會有這麼多人打他們的主意?”

易夫人笑道:“文家不顯山不露水,可他們卻是春秋時期越國國相文種之後。他們家族一直不甚興旺,卻是秉承了祖先一根筋,只做貨殖不做官。文家的貨殖之術無雙無對,是以名聲不顯家財著實豐厚,兩次遭難三次復起足見他家貨殖之術的厲害。”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