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可能、恐怕是推不掉了。
徐義腦子轉了幾轉,似乎想通了其中的意味。
當初自己在東都,高力士應該是那個監督自己,或者關注自己行為的聖人的耳目。也就是說,自己在東都的行為,高力士算是清清楚楚的。
有些事會給聖人彙報,有些事未必要彙報的那麼清楚。
據聽說,現在的聖人,因為武惠妃去世後,心情一直不怎麼敞亮······那件事就要發生了嗎?終歸還是不會變。
只是徐義沒想到,來長安以後,徐義這邊幾乎跟壽王府是敵對的,也就跟楊玉環完全沒有了往來,高力士怎麼就會首先先把自己支出長安呢?
難不成他認為自己會是那個攔拌聖人好事的人?
我······徐義是真心有點無奈、鬱悶。不僅僅是鬱悶這時候要讓自己出徵,更是鬱悶面對楊玉環的命運自己無能為力。
徐義不是個不知進退的人,也不是個強勢的性子,更不魯莽。面對此情此景,即便是有點怨氣,那也是忍著。
從一開始,徐義就一直把楊玉環看成是自己消費不起的奢侈品。
雖然現在自己好像有了消費奢侈品的資格,卻好像還是沒法左右楊玉環的命運。
或許,從洛水林子那一次開始,楊玉環已經要忘記自己了吧,她只是對自己對她一番照顧的報答吧。
自來長安,也曾有過偶遇,都相互躲避著······
唉,想這些幹嘛!
“信安王,只要有用,小子自當用心盡力,只是,當初聖人給小子神策軍成軍是三年期,神策軍如今又是聖人親軍,還需要聖人同意呀,兵部的詔令小子沒法執行。”
徐義還是不死心,雖然想到了,還是想試探試探。
“此事你不必擔心,老夫來操辦。”
隨便吧。聽到信安王這話,徐義徹底死心了,也徹底明白了。
“鶯娘,此次出征,我覺得你留在長安比較合適。家裡需要有人······”
出征恐怕是肯定了,徐義需要妥當安排家裡和軍城。還差點呀,缺少一個真的能輔助自己的人,家裡人都提不起來······
李光弼作為自己的副將,肯定是要帶著的。
“義兒,要出征?”
“是的孃親,應該是北上。信安王想以小子的出征大勝奚部叛軍,來換取聖人對蕭嵩的諒解。應該差不多定了。”
“那還是讓鶯娘陪著你去吧,老身也放心。至於家裡,老身準備常住府上,長安有什麼事,有老身在!留下凌雲子,暢通往來即可。”
看樣子鶯娘就不樂意,當長公主這樣說完······唉,只能是就這樣了。
長公主,到底是皇家人。有些事還是不能完全的敞開了。
“潁娘,我會把師父和凌雲子留在長安,就是徐清這次也不去。一旦有意外······”
“義郎······”
“以防萬一吧,應該不會有什麼意外。一旦有意外,在渭河渡口我常備著快船,到了黃河胡老三那裡安排有人,拿我的令牌,他們會帶你們南下。”
“如若渡口有變,出城後向終南山方向,在三十里鋪鶯孃的師門會有人接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