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中,江南的天氣依舊暖和,而隨著經驗的積累,加上天公作美,現在差不多十一二天就可以收一批鹽。
只是沒有得到上頭的許準,加上賈璉也怕把有的人逼得太急,鹽雖然不間斷的一直在曬,但是卻並沒有調價。
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
賈璉和林如海的座上客越來越多,“小意思”也越來越豐厚,鹽場的觀眾也來得越來越頻繁。
當然林如海和賈璉兩人的受眾群還是不一樣的。
往揚州方向去的,大都是商戶或高官,清一色資金雄厚,背景深厚。
畢竟林如海是皇帝心腹,這是有目共睹的。
而往靜海去的,基本就是那些資金或者背景不那麼雄厚,但是妄圖從中分得一杯羹的人。
商戶也好,官員也罷。
林如海和賈璉依舊是來者不拒。
並且對於那些實力沒有那麼雄厚的商戶,賈璉看在對方“土特產”夠豐厚的情況下,也隱隱透露出來另一個意思。
競價,價高者得。
這裡的價是代理費,保證金又是另論的。
而資金不雄厚的,賈璉也不多加言語,只默默表演了好幾次積少成多的把戲。
久而久之。所有人瞭然,暗地裡開始湊份子。
冬至,天氣開始冷起來,曬鹽的工作終於沒辦法再開展,上頭的旨意也終於來了。
京都朝堂上眾人就江南新曬鹽法,以及巡鹽御史“林如海”遞上來的摺子進行了激烈的探討。
對經銷權是分派給地方官員還是競拍選擇代理商、和新舊產鹽法的更替以及推廣,最終的決定是。
經銷權、競拍選擇代理商。
而新舊產鹽法的更替。
朝廷候缺的人不少,皇帝下旨由眾人舉薦,從中選出四十人下江南,直奔靜海。
由暫任靜海知州的同知賈璉,教受、指導新曬鹽法。
另一方面由京營節度使王子騰負責競拍選擇代理商。
而賈璉暫任的知州,此時也落下帷幕。
由從來沒有給賈璉送過禮的,靜海海安縣縣令曹仁德升任。
而京營節度使王子騰,為了避嫌直接閉門謝客,整整一個年關沒有收禮。包括往常親戚間的年禮、下屬的孝敬。
賈府。
賈赦看著公中賬上現在已經接近二十萬兩的銀子若有所思,又給自己的兒子去信。
之前京中傳言賈璉去靜海調查靜海知州事是假,監督並推廣新曬鹽法是真。
但是家中竟然半點訊息都沒有。
甚至連妹夫林如海都沒有給他們透露半點風聲。
賈政不淡定,甚至賈赦這個親生父親都不淡定。
原先賈家不是不想伸手私鹽這一方面,只是剛開始的時候賈代善和老祖宗不同意。後來王夫人想伸手,林如海又休書給賈赦賈政。
可是現在......
江南有林如海賈璉,京中有王子騰。
他們不是不可一爭。
年關將至,賈璉看著手上的信函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