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去更衣。”
說是更衣,其實就是上淨房解手。劉氏一聽便明白,入鄉隨俗的在京多日,還是一時改不過來這說辭了。
“難怪只聽到聲兒,不見她人出來,我說她在屋裡幹嘛呢。接下來你是去立哥兒那一趟,還是先回家?
我來這兒之前聽孩子爹說了,不光鏢局明日有車隊要去府城,大力也要後天陪知明去一趟那邊莊子。”
小白氏搖頭苦笑,“還沒想好呢,我不擔心路上不安穩,只是立哥兒他爹說等清明時節立哥兒一準會回家。
可我這心裡吧,就是知道孩子在書院沒啥事兒,可都走到這兒了,總想去一趟,還要看立哥兒他爹去不去才行。”
劉氏聽懂了。
小白氏想兩口子一起去徑山書院看兒子,只是幹什麼非得兩口子同去不可,一個人帶丫鬟婆子去一趟不好?
想想,她還是沒有問出口,說不定還有什麼事情要兩口子同去不可的不是不可能,“也好,清明也近了。”
“是呢,想想去一趟又沒啥大事兒,還要孩子從書院出來歇一天,不說這了,等立哥兒他爹回來看他怎麼說好了。
他要想先回家,我就陪他先回去等孩子回家再說。有讓馬多歇會兒吧?我聽著他們爺們起先出門還坐的馬車?”
劉氏聞言想想關於她老兒子小兩口此次購置被縣衙查封抄沒的莊子鋪子一事,肯定瞞不了小白氏。
即使周秀才一心在村上還不知有此事,白舉人也不可能至今還沒有聽到風聲,等小白氏到家自然得知了。
再則,白舉人的白家即使不在抓鬮的六家裡面,單憑是舉人老爺,也會有機會買個莊子或是鋪子什麼的。
除非白舉人不要,但可能嘛,但凡是莊子,無權無勢想買都買不到,京城如此,縣城更是相差無幾。
所以她家六郎小兩口一下子買了好幾個莊子當真沒有什麼好驚訝,黃黨不倒,還能上哪兒買青陽地界莊子。
“這不他們小兩口剛買了兩個莊子,知明他們騎馬來了,套上車就有兩輛馬車了,不會耽誤明兒出行。”
小白氏此時還不知劉氏話裡已經帶了伏筆,聽說“他們小兩口”心知是指顧文軒和周半夏小口子。
聽說這小口子又買莊子,她壓根沒當一回事,更沒多想,外人不知,她還哪不知如今最不缺銀子的就三丫。
不說三丫師父留給三丫的皇城宅院裡面隨意擺放著的那些人物件樣樣價值不菲,就是作坊做出來的香胰子。
之前在府城趙家鋪子見到還不覺得賣的有多紅火,在京城一家胭脂香坊鋪子就可見真真是越貴越好賣。
她就待在那鋪子還不到一盞茶的工夫,那買賣紅火的,人擠人,一個接一個進來就沒有不買香胰子再離開。
哪怕大頭被趙家幾家賺走了,再給合夥的幾位夫人分成份子分紅,三丫一年下來最少還能淨賺上萬銀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