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後面第二個條件卻讓他有點不解,張鉉居然想知道渤海軍的老巢,這是為什麼?
沉吟良久,竇建德問道:“現在張將軍在清河郡嗎?”
“啟稟竇公,我家主帥現在應該在信都郡。”
“什麼!”
竇建德騰地站了起來,怒道:“張鉉要向我宣戰嗎?”
送信士兵搖搖頭,“我家若想攻打竇公,就不會讓我們來送信了,大軍北上的原因信上應該寫清楚了。”
竇建德一怔,他忽然明白過來,張鉉這是要打渤海軍的老巢啊!
竇建德的心開始活絡起來,在房間來回踱步,這對自己應該有利無害才對,有了渤海軍後,渤海會給他的錢糧已不多了,明顯不像最初那樣重視自己,更重要是,渤海軍對他的威脅太大,竇建德很清楚,高烈與其透過自己來控制軍隊,不如他直接掌握自己的軍隊,一旦渤海軍強大,高烈遲早會把自己吞掉。
沉思良久,竇建德坐下寫了一張紙條,遞給送信士兵,“這是我給你家將軍的回信,你們立刻送回去!”
送信士兵收起紙條,又行了一禮,便快步離去了。
竇建德還是不放心,又喝令道:“傳令全軍今晚不準脫去盔甲,給我和甲睡覺!”
竇建德自己也睡不著了。
........
三名送信騎兵是在棗強縣以北遇到了正在樹林內休息的五千隋軍騎兵,為首送信兵被帶到張鉉面前,他單膝跪下行禮,“回稟主帥,幸不辱命!”
“辛苦你們了,可有竇建德的回信?”
送信兵從懷中摸出紙條,呈給張鉉,“啟稟主帥,只有這張紙條,沒有口信!”
張鉉接過紙條吩咐左右,“每人賞十兩黃金!”
“謝大帥賞賜!”
送信兵下去了,張鉉這才開啟紙條看了一遍,不由笑了起來,他起身喝令道:“傳令全軍出發,去弓高縣!”
五千騎兵很快集結出發了,風馳電掣般向東北方向的弓高縣疾奔而去。
竇建德給張鉉的紙條中畫了一幅圖,一座城池,有弓高縣三個字,在縣城西南的漳水旁畫了一座田莊,裡面有很多士兵,這就是告訴張鉉,渤海軍的老巢在弓高縣的田莊內。
其實竇建德並沒有更深地告訴張鉉,這裡不僅是渤海軍老巢,同時也是渤海會的臨時老巢。
五千騎兵一路疾奔,傍晚時分,軍隊抵達了弓高縣,張鉉率騎兵藏身在一片樹林內,又派幾名斥候前去打探情報。
渤海會的莊園內掛滿了白幡,這是前兩天高烈為祭奠幼子而掛的招魂幡,雖然過去了兩天,但白幡依舊沒有摘下。
此時高烈並不在莊園內,高烈親自率領三萬軍隊已進了涿郡,正向郡治薊縣殺去。
莊園內由高烈堂兄高覃主持,除了他以外,還有數十名渤海會的其他重要成員,另外,渤海軍的軍械倉和糧倉也都在莊園內,整座莊園由千餘名士兵護衛。
斥候向張鉉彙報了探查情報,藉助夕陽最後一點餘暉,張鉉仔細檢視了斥候繪製的簡易地圖,憑他豐富的作戰經驗,他的腦海裡立刻勾勒住了一套進攻計劃。
張鉉一招手,將裴行儼和蘇定方兩人叫上前,指著地圖對他們道:“如果我沒有猜錯,莊園內一定有渤海會重要人物,否則不會有這麼多樓臺水榭,我們要抓住這些重要人物逼渤海軍退兵。”
“大帥告訴我們幹就是了!”裴行儼興奮說道。
張鉉笑道:“我打算虛攻,讓他們驚惶而逃,我估計他們要麼騎馬從北面逃走,要麼坐船進漳水,兩者皆有可能,我們分兵三路,我率兩千騎兵進攻,元慶率兩千騎兵在北路佈下包圍圈,定方負責攔截船隻。”
蘇定方有點為難,“他們若在船上,我們該怎麼攔截?”
張鉉指著小河笑道:“這裡距離漳水還有一里,他們肯定要先走小河,小河寬不到三丈,你讓士兵多砍幾棵樹攔在河上就行了,他們不會想死,只會乖乖投降!”
蘇定方撓撓頭笑道:“卑職明白了!”
張鉉看了看天色,夜幕已悄然降臨,他當即起身道:“可以行動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