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雲無疑是很重要的一項服務,包含移動研發,httpdns,移動熱修復,移動推送,移動安全,移動測試,簡訊服務,移動資料分析,移動使用者反饋等。”杭雨繼續說道。
企業級移動應用研發服務簡稱EMAS,面向企業服務市場,期望把江燕公司多年來在移動網際網路行業沉澱的DevOps研發支撐能力,移動APP基礎中介軟體能力開放給客戶,幫助傳統企業快速完成業務移動化的轉型升級目標。
EMAS包含移動APP全生命週期DevOps工作流管理,面向研發、測試、釋出、運維、運營5個職能域開放了大量的原子粒度的中介軟體和基礎設施服務,沉澱了包括持續交付、元件化、跨平臺開發、泛質量管理、網路統一接入等在內的5大場景解決方案。
移動測試這項服務,主要有相容測試,H5測試,ANR,crash,monkey測試,cpu時間,非CDN資源,瀏覽器相容性測試等分類。
安卓系統版本繁多,再加上各個廠商定製化的修改,使得Android碎片化問題非常嚴重。
開發者需要花大量的金錢購買各類真機裝置,花大量時間在不同的Android裝置上進行測試,程式崩潰問題依然嚴重。
相容性測試就是解決這一問題。使用者只需上傳應用包,然後直接選擇真機裝置,即可提交到雲端進行測試。
相容性測試會幫使用者自動的在選擇的真機終端上進行安裝測試、啟動測試、壓力測試、解除安裝測試,最後把整體的相容性報告、所有崩潰隱患的詳細資訊全部呈現給開發者,讓開發者足不出戶,便能體驗到極致的測試服務。
H5應用已經到了與Native應用平分天下的地位,越來越多的開發者願意將精力投入到更加方便、輕量的H5應用上去。
同時,H5應用的相容性和效能等問題愈發值得重視。
H5測試為開發者提供真機上H5應用的相容性和效能測試,同時智慧地遍歷H5應用所有下級頁面,並且給出H5應用待最佳化的點。
還有其他一些測試服務,就不一一介紹了。
足足用了兩個多小時,杭雨才把他想要的功能概述出來,而嶽勤等人記了有三十多頁紙,手腕痠疼。
共二十多項大功能,將近兩百項分類功能。
“按照董事長的規劃,未來微博雲將會成為一項不亞於網購的業務。”薑蓉感嘆道。
“必須的,我希望微博雲將來成為全球第一雲服務供應商,我們作為全世界第一個完成大資料和雲端計算的公司,有自信有決心,也有能力完成這個計劃。”杭雨說道。
這句話重新整理了嶽勤等人對微博雲的認識,重視度頓時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
微博雲原來也很重要,但是絕對沒有達到網購業務的程度,甚至連江燕公司主力業務都評不上。杭雨重新定義後,瞬間升級成主力業務,幾乎與網購齊平。
“要完成這麼多技術開發,我們現有的人手肯定不夠,至少要總部的技術公司一半以上的人員參與進來。”關永林說道。
“可以適當的進行擴招和補充,但是不能影響其他產品的技術研發和維護。人手不夠是肯定的,國內目前還很缺少這方面的人才,只能你們辛苦一些,一邊研發一邊培養。”杭雨說道。
“我們一直都在培養這方面的人才,跟高校合作也初見成果。但是培養一名合格的人才並不容易,我建議擴大合作範圍,向全省乃至全國的重點高校進行投資。另外,最好能提升這方面的人才待遇。”關永林說道。
“可以,你們看著辦。”杭雨說道。
——
關永林拿著筆記本和會議記錄回到技術公司,召集負責大資料和雲端計算的技術人員開了個會,發現杭雨提出來的要求真不是一般的龐大。
杭雨提出來的各項服務要求,有的是他們已經做出來,有的正在做。但是還有很多服務專案,是他們沒有想到,或者想到了卻沒有人力財力去施行的。
比如人工智慧,技術公司正在重點研發的專案,目前唯一的應用研發是智慧客服。但是要完成微博雲這些智慧應用,則比智慧客服難了很多。
杭雨提出了機器學習,語音識別與合成,人機對話,印刷文字識別,人臉識別,影象搜尋等人工智慧專案,每一項都需要對人工智慧有著極深的理解才能做到。
比如智慧語音互動,它是基於語音識別、語音合成、自然語言理解等技術,為企業在多種實際應用場景下,賦予產品“能聽、會說、懂你”式的智慧人機互動體驗。
這些技術適用於多個應用場景中,包括智慧問答、智慧質檢、法庭庭審實時記錄、實時演講字幕、訪談錄音轉寫等場景,在金融、保險、司法、電商等多個領域均有應用前景。
人臉識別就不用說了,這項技術很早就被人提出,應用範圍很廣,前景很好,十分受業界追捧。
人臉識別技術可應用於金融、安防、電子商務、智慧手機、娛樂圖片等行業。
具體可應用於刷臉付款、掃臉開卡、人臉登入、VIP人臉識別、人臉簽到、人臉通關等一系列人臉應用場景下的身份驗證。
“一下子增加了這麼多研發專案,我們這點人哪夠分的。”吳志曉撓撓頭,他們的工作本來就很忙,一想到要研發上百個專案,頓時有種撞牆死的衝動。他說道:“僅憑我們是不可能完成這麼多專案的,必須加強跟全國高校的合作。”
“最重要的是資金,我們不僅缺人還缺裝置,必須馬上進行擴充套件。跟高校和其他研究機構合作也要錢,不然人家憑什麼幫我們研究。”柴進說道。
“合作很重要,但是不能老指望別人,那些高校和其他研究機構的效率,其實並不高。與其把錢送給他們,不如擴充套件我們自身的實力。”關永林說道。
“先分個主次,不然我們毫無頭緒。”吳志曉說道。
因為新增的專案太多,他們一時間都不知道從哪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