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12章 兜底 (1 / 2)

杭雨並沒有馬上回總部探討O2O領域的發展問題,離開翻牆團購後,他先去了零售服務公司和物流服務公司,這兩家公司在一起。

零售物流之間也是合作緊密,所以把兩家公司安排在一起,比較方便交流。

由江燕和阿里牽頭,物流和零售兩個領域諸多大佬一起投資,共享物流倉儲和門店的建設進度很快,多次登上頭條新聞,甚至在新聞聯播報道過。

因為參與合作的企業之多,規模之大,都是極為少見的。

電商,物流,零售三個領域,大部分都陸續加入聯盟,少數沒有資格的,或者被排斥的企業,在這樣的大動作下戰戰兢兢。

反抗不過,只能眼睜睜看著聯盟發展越來越好,擠壓他們的生存空間。

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以蘇寧為首,一干外企加盟的復仇者聯盟,港真,如果沒有江燕公司牽頭,復仇者聯盟是很厲害的。

可惜,那些外國零售企業最大的優勢,被中國寶貝給抵消了。

他們有的中國寶貝幾乎都有,而且產品比他們更豐富。至於那些不適合網購的,比如水果蔬菜之類的,零售聯盟這邊也有專門做這個的企業。

“我們同時在全國建設五十六家共享門店,都是超大型商業城,一旦落成,馬上會對五十六個發達地區造成巨大影響。以我們的競爭力,相信除了零售聯盟的企業,其他零售企業都要被迫退出該地區。”徐聽臺意氣風發。

作為零售服務公司,江燕公司的代表,徐聽臺在公司的發言權極大。

雖然企業代表有很多,但是那些中小企業都是牆頭草,誰牛嗶就聽誰的。以江燕公司的能力,自然可以獲得最多的擁護者,而且影響力遠超第二名。

其他大型企業當然也有發言權,可是一旦涉及資料,網路之類的東西,基本都是聽徐聽臺的。

像聯華國美等零售企業,明明線下經營更強,可是因為戰略佈局需要大量資料,要綜合零售聯盟所有企業的經營資料,重新整合與規劃。

他們沒有這方面的能力,只能靠江燕公司,所以線上線下都被江燕控制。這就是科技的力量,一旦科技水平提升上去,以前的“經驗主義”便不靠譜了。

相比大家靠經驗去整合行業,重新規劃,大家顯然更相信實實在在的資料分析。畢竟你說經驗如何如何,沒有辦法論證,只有你自己知道。

當然,並非說這些零售企業就沒用了,落實到具體的門店經營,還是以他們為主的。江燕公司只是分析行業佈局,規劃共享站點的位置,並對附近的其他聯盟企業進行指導。

“投資浩大,成功了固然所向披靡......”孟宸是聯華代表,心態比較緊張。

“按照常理是應該先試點的,不過一座商業城的建設週期太長了,如果先試點的話,我們得多等兩年左右,所以有些冒險了。”徐聽臺也承認風險問題。

“其他企業代表都同意嗎?”杭雨問道。

“他們要是不同意,這個計劃也推行不下去。”徐聽臺說道。

杭雨大概猜得到,其他企業多半也被計劃給蠱惑了,大家都希望儘快大規模佈局,看到效果,把不屬於聯盟的零售企業全部趕出市場。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