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的奮鬥無果,魏笛暄等人的耐心也幾乎被耗光,他們的內心甚至認為之前的失敗,跟趙玶不肯敞開融資有一定關係。
因為之前的產品都是趙玶出錢,大家的衣食住行也由他負責,所以沒有人說他什麼。可是這次趙玶也拿不出錢了,還不願意融資,有的人心裡是不滿意的。
理由就跟他們剛才說的一樣,如果產品不成功,保住股份又有什麼用?
廢了那麼多產品,每一項都是100%的股份,有什麼用?
雖然這麼想“創業領袖”有點端著飯碗罵孃的意思,但他們就是這樣想的。這次的成功,除了經驗豐富,產品做得更好外,很多人都把功勞歸咎於江燕公司。
是的,相比趙玶的領導,他們認為江燕公司的支援更重要。
如果沒有江燕公司的資金,如果沒有江燕公司的推廣,如果沒有江燕公司背書,食神怎麼可能在短時間內獲得數千萬使用者的青睞。
不管事實如何,他們就是這樣認為的。
當食神的使用者量超過五千萬時,很多人內心最感激的並非趙玶,而是江燕公司和杭雨。是不是有點兒諷刺,如果趙玶知道他們的內心想法,估計會很難過。
“有了五千萬使用者基數,我們應該考慮創收問題了。另外我們還要擴充套件團隊成員,儘快建立屬於我們自己的公司,一個億可用不了多久。”周群說道。
“是應該擴招人手了。”趙玶看到眾人都熬出黑眼圈了,知道大家這陣子很辛苦,於是說道:“老魏,你馬上成立人事部,暫時有你擔任人事部長,負責擴招人手的事情。”
“沒問題。”魏笛暄是技術人員,同時也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他們的團隊雖然只有二十多人,也是需要管理的。
“周群,你負責去工商部門辦營業執照,另外租一間好點的寫字樓。”趙玶說道。
“辦執照好說,只要說明我們是從江燕公司的軟體園區出來的,本地的工商局會有優惠政策。寫字樓就不用那麼急著租吧,我們可以繼續借用這裡的辦公室,省點資金。”周群挺喜歡這裡的,免費的飲食和住宿,裝置一流,外面租辦公室說不定過得更差。
他可是體驗過在外創業的滋味,為了省錢,飲食比軟體園區還要難吃。裝置,電力也不能保障,雖然城市裡很少斷電,但是隻要斷一次電,就會出大麻煩。
“我也這麼認為,軟體園區經常有人創業失敗,我們可以把那些放棄的人招過來。我們的產品成功了,肯定有很多人願意加入。”楊可樂說道。
“好吧,那就暫時留下來。”趙玶說道。
他對這裡沒什麼感情,甚至有點兒排斥,所以想早點獨立出去。
不過親信都反對,他也不好堅持,畢竟租辦公室對他們來說只是小事而已。
“至於創收問題,我覺得現在還為時過早,像我們這種平臺通常只能接廣告盈利,但是一旦接了廣告,馬上會引起使用者不適。”趙玶頗為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