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重生之清爽人生> 第862章 數千專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62章 數千專利

由於京東方的總部在燕京,所以得到杭雨的認同後,王東生先去了江燕公司的燕京技術公司考察。謝武進接待了王東生,帶著他逛了一圈硬體分部。

一些敏感區域當然不可能讓對方隨便看,燕京技術公司成立也有幾年時間了,在總部的大力投資下,硬體分部的技術人員就達到三千六百多人,規模算很大了。

除了研發液晶屏外,他們還有研發其他元件的團隊,比如攝像頭,電池,擴聲器等。燕京技術公司的硬體分部,是公司主要的研發基地,但江燕公司不止這一個研發基地。

逛一圈後,王東生的第一感覺是江燕公司真有錢,裝置設施都是最高檔次。另外讓他詫異的一點,這裡的研發人員99%以上都是中國人,很少有外國人。

要知道國內目前還比較缺乏科研人才,所以很多大企業都會在國外建設科研基地,招聘很多外國專家,然而江燕公司卻不這樣。

江燕公司寧願招聘缺乏經驗的國內高材生,也很少招聘外國專家,然而他們的研發進度卻比京東方,比其他企業高得多,簡直不可思議。

“你們這兒的研發人員都很年輕,我看到有七成左右的人才二十多歲。這些年輕人應該畢業沒多久吧,他們有研發經驗嗎,如何能承擔這麼重要的任務。”王東生忍不住說道。

他很難想象這樣的情景,一群剛畢業沒多久的高材生,竟然承擔起一家大型集團的研發任務。25%左右的人員只有3040歲,只有不到5%的人員超過四十歲。

“一開始我們也著力於引進國外的研發人員,但是在這方面吃了虧,便減少了名額。你別看這些年輕人很稚嫩,只要有好的領頭人,教他們怎麼做研究,他們的效率比外國專家高得多。雖然問題也出的比較多,但我們公司不缺錢,可以給他們嘗試的機會。”謝武進說道。

有一個很重要的點他沒說,這些國內的年輕高材生,價錢可比外國專家包括國內專家便宜多了。從他們身上省下來的錢,用來培養他們,江燕公司覺得很值。

這一批年輕人培養出來,將來會成為公司一筆寶貴的財富。

而王東生則聽出了一股暴發戶,一股財大氣粗的味道,不禁有些羨慕嫉妒恨。要是京東方也這麼有錢,何苦浪費這麼多時間,估計早就成為國內頂尖的液晶屏製造商了。

雖然現在也是頂尖的,但很快就要被江燕公司超過了。

“你們招聘研發人員有什麼基本要求嗎?”王東生想透過他們的招聘要求,知道這些年輕的研究員擁有什麼素質,如何創造的奇蹟。

“我們把研發人員分為主力軍,指導者和引導者三種,主力軍就是你看到的這些年輕人。指導者則主要來自發達國家的專家,而引導者就是那些年紀偏大,但經驗豐富的研究人員。主力軍的基本要求是踏實勤懇,富有激情,不怕苦不怕累,專注於研究。指導者的基本要求是在某一領域具備高超的學術成就,經驗豐富,有切實成果,最重要的是具有科學精神,對中國人沒有偏見,願意把自己的技術毫無保留地教授給我們。而引導者則是從一些高校或科研機構挖過來的,基本要求是經驗豐富,學術成就,切實成果,眼界開闊,最重要的是具有先驅和領袖精神,能帶著大家走對路子,為主力軍開拓道路。”謝武進大致介紹道。

具體要求當然不是那麼簡單,先要看學歷,面試時考驗基礎知識和技能是否紮實,然後進入試用階段,考驗對方的工作適應能力和研發精神等等。

整個過程長達一個月至半年,這期間不可避免會招聘到一切不符合要求的人。比如好吃懶做的,急於求成的,投機取巧的,裝腔作勢的......

一般年輕人可以改造的盡力改造,不能改造的就辭退,而指導者和引導者的要求就更高一些,並且因為他們的研發風格已經成熟。

總部投資在硬體研發部的錢用到哪去了?除了裝置材料這些剛需外,很大一部分用在人身上。光是篩選淘汰,就浪費很多資金,但這是不可避免的。

甚至為了儘快擴大規模,江燕公司還把基本的招聘要求放的比較低,為的就是儘快發掘出一些容易遺漏的人才。基本要求放低,意味著篩選力度更大,損耗更大。

這個基本要求,主要是學歷。

別的公司招聘研發人員,非得名校碩士博士,江燕公司的要求是專科以上,無需名校憑證。當然,那些完全不入流的學校肯定不要的。這樣發掘人才其實是很費力的,雖然學歷不能證明一切,但學歷高的素質確實會稍微高一些,篩選率也更高。

但是在江燕公司的大筆投資,不懈努力下,也確實發掘出不少普通大學的人才。這些人才或許基礎知識,尤其是研發技能不夠紮實,但很能吃苦,很專注,很有上進心。

最重要的是,他們很多人比名校出來的學生更珍惜這份工作,為了能留下來,有一種“拼命”的研究精神。

這可不是江燕公司故意去剝削他們,而是中國現狀如此,不拼命就沒辦法超過發達國家。如果不能趕上發達國家,還搞什麼技術研究,盈利都不夠給他們吃飯的。

科技研發需要天賦,但是像許霜那樣的神童畢竟少數,更多的是一群不懼苦累艱險,專注於研究的“常規人才”。

“自己培養一支規模龐大的研發團隊真不容易,來這裡看了以後,我算是明白你們如何創造奇蹟的了。”王東生沒有打擾他們研究,大致看一圈就走出研究所。

“上面肯出錢,下面肯用力,我認為沒有什麼做不到的。”謝武進自豪地道。

對於研究人員來說,最擔心的就是裝置不行,資金不足,而江燕公司不存在這些問題。為了儘快達成目的,江燕公司允許他們同時展開幾種路線的探索,消耗幾倍的資金。

這種做法很耗錢,也很笨,卻為江燕公司探索出很多新方法,新技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