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江燕公司獨家贊助的播出幾期後,迅速在內地掀起一片熱議。在電視臺和微博影片的收視率都極高,打破了內地綜藝的記錄。
微博的宣傳力度不必多說,爛節目都能火,更別提一檔神級綜藝。
而華夏好聲音火了以後,又使得江燕公司的關注度提升了很多,各項產品的使用者增長率出現了不錯的提升,光是這些就賺回來了。
杭雨突然想起華少的成名技,於是讓劉瑾安排主持人學習華少,用超快的語速介紹江燕公司的各項產品作為開場白,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而很多觀眾也透過這個節目知道,原來江燕公司有這麼多產品。
喵星人的獅子和科拉特兩款手機銷量已經超過八千萬,國內六千多萬,亞洲其他國家一千多萬。成績很不錯了,但杭雨對外國銷量還不是很滿意。
馬思遠也不滿意,除了繼續在亞洲國家推廣外,還準備進入印度和歐洲市場。印度有十億人口,是一個潛力很大的市場,目前是三星和諾基亞等名牌的天下。
不過就在智慧手機發展的如火如荼時,諾基亞卻因為選擇錯誤倒臺了。
諾基亞衰弱有很多原因,有人說它輸在技術落後,這肯定是錯誤的。因為早在2004年,諾基亞內部就開發出觸控技術,甚至是現在當紅的3D技術。
當時諾基亞一年的研發費用,估計就花到58億歐元,是蘋果的4倍以上。
也有人說諾基亞是個迂腐失能的官僚組織,但是根據一位芬蘭經濟研究所研究主管亞爾柯博士的分析,諾基亞是個很追求高效率的公司,非常的成本導向,這些都是它的優點。
只是,它走得太遠了。
諾基亞的成本控制能力,早已成為成功教案。
一篇名為〈新興的諾基亞?〉說:“諾基亞1616型號手機已經成了在新興市場的成功案例,在供應鏈、採購與大量生產能力上的強化,讓諾基亞能推出這款售價僅32美元的手機。
與此同時,類似功能手機的平均售價,在美國與歐洲,分別是206美元與238美元。
諾基亞能做到這點,靠的是高超的設計能力。
在手機開發時間平均需要1年的週期時,諾基亞1年卻可以推出超過50款以上的手機,同一時期,銷售的機種超過100種。
如果說,一款手機的零件數約為三百個,需要50幾種不同的零件。
諾基亞銷售100款手機,卻只需要儲備500種零件,其他競爭者的備料量是它的1.5倍。這讓其不僅可降低零件儲備成本,也因為零件共用,得以透過龐大的經濟規模,降低採購成本。
精密計算不是沒有原因,諾基亞幾乎擁有全世界最複雜的供應鏈。
諾基亞在全球有超過10個生產基地,有50個策略合作伙伴,單在印度,諾基亞就有超過800個維修中心,覆蓋412個城鎮。
每個環節,都必須精確控制風險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