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戰已經不可避免,既然不能避免,減少損失的最好辦法就是速戰速決!但是以翻牆團購現在的實力,貿然加入戰局肯定不行,你們要儘快成長起來。”杭雨說道。
“我認為餓了麼應該暫時保持現狀,避免與美團正面對決,等翻牆團購稍微成熟一些,我們聯手,大規模投入資金一舉擊敗對方。”董茗說道。
“問題是美團氣勢越盛,就越多人看中它,融資規模也會越來越大。如果市場被它佔領,將來我們要翻身就很困難了。”杭雨說道。
“我關注過團購平臺的競爭,大家很少重視服務質量,目前完全靠倒貼錢在拉攏使用者。這種方式固然可以取得一時勝利,想維持下去卻是不太可能的。等美團掌握市場後,我認為對方會逐漸減少福利,甚至服務質量都會下降。到時候使用者自然能看出對方的嘴臉,而我們又掌握著大量使用者基礎,相信使用者會選擇服務質量更穩定的一方。我認為服務質量的穩定和誠信,遠比一時的優惠更重要。”董茗說道。
“現在的網際網路企業吃相真是越來越難看了,以前只是免費,現在倒貼錢,甚至逼迫商家和客戶二選一,簡直醜態百出。可惜使用者也不爭氣,明明知道這是企業為壟斷市場而做出的一時優惠,還是忍不住佔點便宜。而那些認真做平臺的企業,因為拿不出錢來貼錢搞優惠,最後被排擠的退出市場。”文易生說道。
“畢竟國內剛出現這種競爭模式,大多使用者都是小白,不吃虧不長記性。不過也有部分使用者是比較理智的,這部分使用者是我們爭取的物件。”杭雨說到。
“我也這麼認為,靠穩定服務爭取理智使用者,足以維持我們的平臺收益。只要不虧錢,哪怕每個月只賺一毛錢,我們也能繼續經營下去。做網際網路產品不能急,往往熬到最後的人可以成功。”韓冬說道。
“對,尤其是我們公司資金雄厚,使用者基數龐大,何懼它一時氣盛。就讓他們折騰去,我們按部就班地經營,看誰笑到最後。”文易生說道。
聽了他們的話,杭雨陷入思索。
隨著公司資金越發龐大,杭雨做事更加大手筆,新的網際網路產品往往是準備充足,一步到位。大部分競爭對手壓根沒有反抗之力,一個照面就被解決。
但是遇到強敵,如果還想著一步到位,貌似是有些急切了。
不過江燕公司有錢!如果可以速戰速決,儘快實現營收,何必跟對方玩長期戰。時間就是金錢,這句話已經成了杭雨思考方式的必備品。
不過另一方面,杭雨又得考慮公司資金的穩定,如果為了新業務大量燒錢,導致原有業務出現問題,那就太划不來了。
一時間,杭雨頗為猶豫。
董茗,文易生,韓冬三人作為翻牆團購的製作者,管理者,屬於既得利益者。
但他們卻不希望公司大量燒錢,足見三人思考方式之明智,都有一定的大局觀。這樣的人出一個就很不錯了,同一項產品同時出現三個,杭雨都覺得自己運氣好。
“董事長,我覺得速戰速決不代表我們要馬上衝鋒,從歷史戰列來看,需要速戰速決的戰役,往往準備時間更加充分。我們需要時間準備,同時讓敵人驕傲自大,等對方露出醜惡嘴臉,失去使用者信任,我們再發動迅猛進攻。”文易生說道。
“我之前看過一部叫大明劫的電影,裡面孫傳庭說李自成可以輸十次八次,而他一次都輸不起。從某種程度來說,我們就是李自成,而美團則是孫傳庭。只要不是公司主要產品,我們輸十次都不怕,對方只需要輸一次就完蛋。”韓冬說道。
杭雨也看過這部電影,感同身受,江燕公司屬於新興勢力,因經營有道深受廣大使用者的喜愛和支援。
而百度則是昔日巨頭,經營無道,越發背離使用者了。
百度現在還能撐下去,因為國內網際網路還不成熟,大多使用者並未養成付費習慣。而百度是最大的盜版商,幾乎完全靠盜版資源撐著。
“我們可以發動網路輿論,譴責對方這種靠倒貼錢拉攏使用者,試圖壟斷市場的行為。站在長遠發展的角度,道德制高點,肯定能得到很多使用者的支援。”董茗說道。
“這個辦法不錯,以前都是別人譴責我們壟斷市場,也該輪到我們佔領道德制高點了。”杭雨說道。
他嘗試著拋開“時間就是金錢”這個觀點重新思考,體積越大越不能急,穩定發展才是王道。
明明已經成為市場老大,卻跟別人去拼命,這不是自貶身份嗎。
而且杭雨知道未來,知道美團雖然從千團大戰中走出來,卻並未取得真正的成功。
首先它燒了那麼多錢,佔領的市場份額也不到70%,這意味著還有很強的競爭對手在蟄伏,時刻都有被打敗的危險。
另一方面,美團把錢都花在補貼上面,技術研發不夠,沒有核心的技術競爭力。
不管怎麼說,這年頭比的還是技術競爭力。
總說江燕公司的微博使用者有多少多少,其實江燕公司還有更強的競爭力,那就是它的網際網路技術,硬體技術。
尤其是大資料和雲端計算這塊,江燕公司堪稱業界領袖,寶座穩當。
江燕公司的主要技術產品,隨便一款都能稱霸業界,想打敗它太難了。
“你們知道721格局嗎?”杭雨問道。
“知道,第一名佔70%的市場份額,活的很滋潤,第二名佔20%,苦苦掙扎,第三名佔10%,朝夕不保。721格局放在正常情況下是可以成立的,但是放在我們身上,我認為是不可能的。我們的體量擺在這裡,只要保證服務質量,就算不貼錢,也不會低於30%的市場份額。如果不可能的情況都發生了,只能說明對方倒貼太厲害,那是自尋死路。”韓冬說道。
過度倒貼,沒有哪家公司撐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