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就是我之前說的,聯合投資一家研究院的計劃嗎。”杭雨說道:“想要整合人才,首先要整合利益,否則我們各投各的,人才就整合不起來。”
“把你的計劃也說說。”謝司長道。
“很簡單,先整合我們這些企業的利益,再集中投資一些專案。主要是志同道合,不完全為利益去做研究,承受得起風險和損失。”杭雨說道。
“我認同杭董的觀點,人人都以為我們做企業的,就是為了賺錢。其實我們也有理想,雖然這個理想的最終目的還是賺錢,但是奮鬥過程中的風險和困難,如果沒有理想,我認為是堅持不下來的。”馬總統說道。
“您二位都是有理想的人,合著我們都是行屍走肉。”郭豪翀笑著道:“我們華為也是一家有遠大抱負的企業。”
“今天能遇到你們幾位有理想有抱負的同道中人,我深感榮幸。”羅聖美也跟著開玩笑,舉杯道:“來,為了銅臭味的理想幹一杯。”
“好,乾一杯。”杭雨說道。
陳部長這幾位領導只是看著他們,心想這一代年輕人很不錯。
比起上一輩的企業家,這一輩的確湧現了更多有理想的青年創業者。他們剛開始也是努力賺錢,但是資金達到一定程度,紛紛往科技領域鑽。
以前都說國內企業在科技研發投入少,可是隨著新一代的青年企業家崛起,中國民間企業在科技領域的投入,一年高過一年,很快位列世界頂端。
以前想找一家有自主研發能力,在高精尖行業立足的中國民企,難!
現在去找找,一大把這樣的企業。
“言歸正傳,剛才說到整合資源和人才,我覺得網際網路是一個很好的平臺。我們先做一個網路研究平臺,和國內所有的高精尖研究團隊建立聯絡,併為他們建立資料庫,向他們提供投資和資料服務。”杭雨說道。
“這個辦法可以,先建立網路平臺,等這些研究團隊聯絡更緊密,他們自然會相互匹配,尋求合作。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尋找有價值的專案進行投資。”郭豪翀說道。
“好辦法,跟陳部長之前說的,建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計劃很相似。”謝司長說道,陳部長也點頭同意。
接下來,他們聊了關於聯合投資技術公司的細節問題,最後兩院院士們和高校代表們都願意加入進來,因為他們也需要各家企業的資金。
兩院和高校沒有那麼多利益矛盾,說合作就合作,比較痛快。反而是幾家企業的利益比較難整合,比如阿里不做手機,他就不想在手機部件技術上面投資。
“網際網路平臺我們可以一起做,具體專案投資,我們看著辦。”最後還是郭豪翀想了個辦法解決,自由度稍微高一些。
意思就是說,利用網際網路平臺在網路上整合人才和專案資源,具體投資什麼專案,哪個團隊,則各家企業自行決斷。
比如晶片技術,華為中興和江燕都想投資,阿里不投也沒關係,沒他的份就是。說是一家研究院,當然不可能真的只有一家研究院,不同專案要在不同地方建設研究院。
他這個一家研究院,指的是名義上的。
“可以,就跟我們的軟體園區一樣,雖然是我們創辦的,但是大家都可以去投資。我們聯合建立的研究院也是這樣,不僅我們可以投資,其他企業也可以。我們只是利用我們的影響力,資金和網際網路資源,把這些東西整合起來。”杭雨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