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重生之清爽人生> 第625章 訴苦大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25章 訴苦大會

“有心就好,至於自信心不足的問題,換誰都會有的。”謝司長對人比較寬鬆一些,笑著道:“晶片記憶體這種高精尖的技術,別說你們,就是兩院也頭疼。”

“確實困難,咱們的晶片製造工藝整整落後發達國家三四代啊。”中科院的梅院士十分感慨,愁容滿面地道:“如果說在工業化時代,鋼鐵是工業的“糧食”,那麼在如今的資訊化時代,“晶片”則就是現代工業的“糧食”。我們的資訊化建設,完全靠引進糧食,受制於人。”

上世紀70年代中期,北大有一臺全國最先進的計算機,佔據了兩棟大樓共五層樓,但容量只有128K。十年之後,Intel矽谷的技術水平已經可以把128K容量的元件做到一個晶片上,體積縮小了100萬倍。

到了2015年,技術水平可以把128G容量做到一個晶片上,又是100萬倍容量的縮小。40年內縮小了1萬億倍,這1萬億倍縮小的產生不是一個人、一家公司的努力,而是整個產業鏈的貢獻,是大量環節大量技術的突破。

當前國內,不論是晶片工業還是裝置工業,主要矛盾在於不對稱競爭。

什麼叫不對稱競爭?從規模上看,國內優秀公司和國外優秀公司差10倍到20倍的體量。此外,還有市場佔有不對稱、國內外市場不對稱、准入門檻不對稱、人力資源不對稱、研發經費不對稱等等,總之雙方差距巨大。

“種種不對稱下,我認為不能光靠市場機制。”杭雨說道:“市場機制說白了就是今天要的東西就做,不要的就不做,賺錢的做,不賺錢的不做。靠一家公司單打獨鬥,包括以盈利為目的的資本運作,都不可能消除不對稱現象。必須要有資金,有人才,有政策。三方面不但都要有,還要平衡,不能有短腿,如此才能跟發達國家競爭。”

為什麼當年市場經濟能把蘇聯打的解體?不是計劃經濟太垃圾,而是現有的科技水平不足以把海量的經濟控制好,所以乾脆任由其發展。

但是,如果將來科技水平達到一定程度,比如發明出了《終結者》裡面的天網,有天網那樣的計算能力,說不定可以全面推行計劃經濟。

當然,這種計劃經濟不是吃大鍋飯,而是在各做各的基礎上,“天網”對他們進行細微控制,控制到一家小賣部。

舉個例子,開小賣部的老闆並不聰明,不知道去哪裡進貨更省錢,在哪裡開店效率最高,商品怎麼擺放等等。而計算能力超高的天網,可以精準地解答他的這些問題。

再比如高考,現在我們填高考志願,大部分都是根據自己的水平,愛好和分析來填的。但是這種填志願的方式,最後學出來其實很難匹配。

如果有天網那樣的高科技,就能精確到每一個人,天網可以計算出這個人大學畢業後,大概哪些職業行業比較缺人,可以根據這個人的各科成績,為他篩選最好的志願。

還有一些投資其實是短視的,有害的,任由下面自由發揮,容易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如果可以精準控制,這些損失其實可以避免。

國家要是對經濟和國民“控制”到了這種細微的程度,而且是有效的,比自由行動更加準確的控制,那麼誰還敢說計劃比不上自由。

所以說,不是計劃比不上自由,而是科技水平不夠強。

而目前能控制的,比如一些高精尖科技行業,國家就要做出努力才行。而不是盲目信奉西方的自由經濟,那都是狗屁,美國就是全世界經濟最不自由的國家。

“我覺得雲山說的很在理,該出手時就出手,像這樣的高階科技技術,不折手段也要搞出來,市場經濟就是個笑話。”謝司長說道。

“不要急,我們已經在努力了,不會任由對手掐住脖子。”陳部長說道。

“光靠兩院還不夠,得有江燕,中興這樣的企業參與進來。我們挑大樑,他們至少可以扛條腿,對產業鏈和技術進行補充。”謝司長說道。

“還不夠。”杭雨說道:“除了要有資本金,還要有低息貸款。臺積電每年都要貸40億美元,利率只有1%,這是其成功很重要的一個因素。而在國內借款至少百分之六七的利率,還要有抵押,光靠資本金公司沒法轉。”

對貸款利率過高的問題,杭雨當初深有體會。

像江燕公司這樣的大企業,不貸就不貸,一貸就是上億資金。而且大專案的盈利週期比較長,貸款上億,等專案盈利了,毛利潤可能換不清利息。

要不是之後微支付搞起來了,杭雨現在還要靠貸款過日子。

“資本金雖是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充分條件裡面最重要的還是人,如果沒有團隊和技術,再多的錢也沒用。”郭豪翀說道。

“是啊,兩院也缺人,從發達國家引進人才困難重重。”謝司長說道。

“你看看你們,剛才說地好好的,一會就變成訴苦大會了。”陳部長不滿地道:“誰不知道缺乏人才和資金,辦法是人想出來的。”

杭雨等人相視苦笑,老幹部說話就這樣。

“按我說,其實我們不缺人才資金,缺的是團結。”馬總統突然開口道,一下子就把眾人的目光吸引過去了,他比杭雨更會說漂亮話。

“繼續說。”陳部長道。

“我們現在的情況是,有技術的缺錢,有錢的缺技術,資源不匹配。應該加大力度,投資那些有技術的團隊,最好能用資本來整合他們。”馬總統說道:“我們缺人才也不缺人才,缺是因為我國尖端人才的數量確實少了點,不缺,是因為他們其實足夠了,只是過於分散。”

“如果能把分散的人才整合起來,絕對可以達到我們的目的。”馬總統說道。

“有道理,整合人才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謝司長說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