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村子都是搞旅遊,搞種植,我們這兒都做不成。”杭雨想了想,感覺挺麻煩的,因為梅山村的資源太少了。他接著道:“大家可以想想,我們村有啥資源優勢。”
“我們這離江河近點,或許可以搞養殖業。”霍展說道。
“養魚,老彭,你覺得怎麼樣?”杭雨看向彭鐵家。
彭鐵家大三開始在江燕公司實習,半工半讀,如今是配送部一個小組長。雖然這傢伙的專業能力不是很強,但他的優點正是杭雨比較看重的,吃苦耐勞。
“江邊沿岸那麼多村子,打漁都分地盤,我們這一段水流比較湍急,汛期河流更猛,不適合養殖。”彭鐵家的父親就是打漁的,他自己也跟著去過,對這方面比較熟悉。
“那就麻煩了,如果條件可以的話,銷路反而好解決。”杭雨說道。
“如果真的想養魚,我建議在江邊挖個漁場,這樣就解決了河流湍急的問題。不過挖漁場費錢,而且江邊有不少玉米地,挖多了肯定會破壞地質。”彭鐵家說道。
“想帶領全村致富,初期投資是必然的,至於破壞地質的問題,則要請教村長了。大家肯不肯把玉米地貢獻出來,得由政府來解決這個問題。”杭雨說道。
“沒問題,這個交給我!”霍展拍著胸脯道。
沒想到事情這麼順利,只要杭家肯投資,霍展哪還管的了別的,先確定這件事再說。像這種大投資可不好招,霍展認為,犧牲一些玉米地也是值得的。
杭雨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之前已經打算搞果蔬種植,來滿足公司需求。如果建設一個漁場,正好可以滿足公司的魚類需求,不愁賣不出去。
一開始做就肯定不賠,杭雨當然不會介意了。
而且自己家那麼富裕了,未免左鄰右舍嫉妒,做點好事也好。
“老彭,你對這個事挺了解的,要不乾脆你來負責。”杭雨說道,他感覺彭鐵家在配送部工作,其實前途不大,畢竟高層都已經滿座了。
而且配送部的高層都很年輕,經理陸津才31歲,除非陸津出了意外,不然彭鐵家十年內別想爬上經理的位置,還不如給他找其他的機會。
“我來負責...其實我也就跟著我爸去打漁,比較熟悉地形而已,養殖技術方面我可是一竅不通。”彭鐵家說道,他還算有自知之明。
“養殖技術當然是請專業人士,我們要搞科學化養殖,同時聘請經驗豐富的土法養殖者,雙管齊下,你負責管理就好了。”杭雨說道。
“既然你都這麼說了,那我就試試吧。”彭鐵家搓搓手,頗為興奮地道。
看到杭雨三言兩語就確定了理事人,霍展羨慕地看向彭鐵家。這可是惠及整個村子的事情,彭鐵家一旦做成了,便是整個梅山村的頭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