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章節重複,明天重新整理
——
楊怡恩倒是不介意去參加儀式,因為她的秘書宋蓮也培養起來了,很多事物可以讓她去辦,楊怡恩反而比以前輕鬆了很多。
宋蓮作為總經理秘書,很熟悉總經理的工作內容,也是總經理職位的強力競爭者之一。至於其他部門的經理,大部門經理的實際權責比總經理還強,估計懶得競爭,小部門經理沒有競爭力。正如杜振華所分析,因為杭雨的存在,總部總經理的權責不夠強。
卻說楊怡恩來到杭雨曾經就讀的江都小學,看到昔日熟悉的風景,不禁湧起一絲懷念。杭雨剛上小學的時候,因為家裡離得比較遠,楊怡恩經常騎腳踏車來接他。
那時家裡真窮,住在農村的土房子裡,只有一臺黑白電視機。自然,杭雨當時穿著也很窮酸,一雙涼鞋補了又補,卻擋不住他天真頑皮地到處奔跑。
想起杭雨小時候的模樣,楊怡恩的眼眶竟然紅了。
她想起當時為了讓杭雨在起跑線上趕上別人,丈夫杭有功在外地打工,做水泥工,從小工做到師傅,賺點錢不捨得花,讓杭雨去讀幼兒園。
要知道幼兒園花費比小學還多,而且那時農村孩子一般不讀幼兒園的。便是杭雨的爺爺奶奶,也勸他們夫妻不用浪費錢,但楊怡恩和杭有功堅持要讓杭雨讀幼兒園。
現在想想,楊怡恩覺得以前的一切努力都沒有白費。
不過若是他們知道,杭雨其實是重生的,估計就不會那麼想了。其實讀不讀幼兒園,影響還真心不大,甚至小學成績好壞的影響都不是很大。
關鍵還在於中學高中,這一段青春期,叛逆期的發展狀況。
“杭先生,楊女士,歡迎來到江都小學。”校長蘇人居帶著一幫老師和小學生,在學校門口掛紅幅,捧著花兒歡迎楊怡恩和杭有功。
倆夫妻一個助理沒帶,自己開車來的,沒料到會有這樣的陣仗。
不過想想也是,對於他們來說捐獻幾棟教學樓不算什麼,但是對於一個年久失修,幾乎要淘汰的小學來說,兩棟嶄新的教學樓和幾車書本體育用品,絕對是大力相助。
小學生們都穿著校服,帶著紅領巾,在老師的指揮下唱起歌兒。
看著這些可愛的學生,楊怡恩和杭有功相視一眼,露出和藹的笑容。
走進校園,首先看到一頭石制的大象滑梯,那是孩子們最愛玩的。滑梯旁邊有幾張石制的乒乓球桌,杭雨以前就在這裡打乒乓球,風吹雨淋不知多少年,球桌表面凹凸不平,已經不適合打球了。
校園內綠化做的不錯,一排排高大的樹木,顯露出這裡的古老年歲。往裡面走五十多米,看到江都小學唯一一棟五層的教學樓,牆壁外面都裂開了。
教學樓一側裂開太嚴重,甚至用筆刷了“危牆小心”的大字。
“說實話,如果沒有你們的捐助,最多再堅持兩年,我們這所小學就要關門了。因為校園設施太落後,體育用品幾乎都是壞的,好多家長不願意把孩子送來我們這裡。五年前我們這裡有八百多名學生,現在只有一百多名學生,十多名老師。”蘇人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