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六十二章 想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二章 想法 (1 / 2)

“依你之見,若真有人給孔範、施文慶出謀劃策,此人是於家的餘孽?”

“大王,這只是下官的揣測,不過依下官之見,很有可能,畢竟隋國滅亡之後,能投降的關隴權貴都已投降,只有李家、於家的人絕無可能逃過清算...”

書房內,宇文溫正和楊濟閒談,話題是陳國為何會有如神助、將周軍趕回江北,話題的起因源於楊濟的想法:有高人在幕後指點。

他兩個是“不正常人類”,當然知道陳國本身不會有這樣的人,不是說沒有人才,而是陳叔寶這“豬伯樂”看中的只能是豬,不會有千里馬。

陳叔寶信任的只會是孔範、施文慶、沈客卿這種佞臣,佞臣會溜鬚拍馬不會領兵打仗,可如今孔、施二人有如神助,那麼這尊“神”恐怕就是外來戶。

當然,也有可能是不屬於這個時代的靈魂,宇文溫會派人去查,但他還是傾向於楊濟的想法:陳軍表現神勇是有隋國的孤臣孽子在興風作浪。

排除了楊廣這個“孽子”,那就是某位隋國孤臣,既然擅長用兵,那麼此人原本在隋國時便不會是無名之輩,如今陳國日薄西山即便撐過今年也未必撐過明年,此人卻又要為其出謀劃策,想來不是不識時務而是有怨念。

對周國有怨念,也許是親人遇害,也許是和朝廷諸公有仇,但仔細一分析,此人的仇家若只是一般權貴,那可以糾集亡命之徒行刺,不需要為陳國出謀劃策,這是“繞遠路”。

問題就在於此,按照楊濟的想法,此人若真是想借助陳國的力量來複仇,那麼他在周國的仇家恐怕就只有兩家:宇文家和尉遲家。

兩家的仇人恐怕都不少,那麼會是其中哪一家呢?

周國滅隋,大體而言對於大象二年投靠楊堅、卻又“及時悔悟”的臣子是寬容的,不過有兩家的子弟是例外:李家、於家。

周國當時的丞相尉遲迥可沒對這兩家手軟,完全沒有招降的意思,這一切都源於三家的宿怨。

更因為李家、於家身為宇文家的元從勳臣、周國顯貴,子弟又多為宇文家的駙馬,居然在關鍵時刻毫不猶豫臨陣倒戈、“助楊為虐”,這讓尉遲迥十分窩火。

新仇舊恨一起算,尉遲迥秋後算賬時沒有客氣,李家、於家被殺得人頭滾滾,成年男丁幾乎死絕,女眷中除去依然在世的宇文家公主,其餘人等和未成年的孩子被罰沒為奴。

隋國顯貴李、於兩家,落得如此下場,其逃過一劫的子弟自然不會忘了報仇,所以宇文溫和楊濟琢磨了半天,想到了一個人:於仲文。

即便是在原來的歷史裡,於仲文也是一名將帥之才,而這個時代周國滅隋之後,於仲文似乎逃到了陳國,如果此人真的為孔範、施文慶出謀劃策,那麼陳軍的神勇表現便說得通了。

當然,也許另有其人,但於仲文的可能性會大些。

“是於仲文麼...如果真是他,確實是要和尉遲家死磕,不過這沒什麼,有了侯景的前車之鑑,陳國不會相信北來降將,所以無論是不是於仲文,這人只能依附於孔範、施文慶,沒可能獨當一方,這就好對付了。”

宇文溫胸有成竹,因為孔範不但是奸臣,還是他的“商業合作伙伴”,有這層關係,要對付那個在幕後出謀劃策的人,難度會小一些。

更別說陳國即便扛過今年也扛不過明年,巴、湘、江州易主,沒了這三個地方的充沛糧食供應以及人口資源,靠著三吳之地還能撐多久?

國防劣勢不是一兩個將帥之才便能夠逆轉的,當年蜀漢的諸葛丞相再厲害,也無法逆天改命,即便給孔、施二人出謀劃策的真是於仲文,他又如何能夠做到?

大概有了個推測結果,宇文溫便不再感興趣,轉移話題和楊濟談起別的事情來,他現在極度無聊,又不想找胡姬“詳談”,只能找人聊天打發時間。

昨日他又去折騰監軍長史崔達拏,聲稱豐州刺史首鼠兩端不願表態是否歸降周國,不如派虎林軍乘船北上,攻打豐州州治侯官,把豐州收入周國版圖。

豐州所在地區即後世福建境內,侯官應該就是後世的福建省會福州,關鍵豐州以北便是東揚州,那是三吳之一會稽郡的地界。

海船隻要“一不不小心”,就會略過侯官北上衝到會稽郡海岸邊,崔達拏只道宇文溫此舉動機不純,肯定是要以此為藉口偷襲建康,當然極力阻止。

這位中年人被宇文溫刺激得方寸大亂,甚至有不顧臉面挽袖子動手的預兆,也虧得宇文溫知道分寸,及時做出讓步,才沒演化成“武諫”。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