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人擅長騎馬,就如同南人擅長舟船,老漢把齊軍遊騎的本事說得神乎其神,也沒多少人質疑當年那些齊軍如何在馬背上翻跟斗。
“這些北虜,馬上本事了得,可那又怎樣?官軍到後面還是把他們打退了!”
“他們也是人,累了要休息,餓了要吃東西,官軍堅壁清野,他們只能吃自己從江北帶來的糧食,而官軍就把他們的糧道斷了!”
“在建康城下待不住,北虜只能往江邊靠,結果官軍夜襲,將他們的糧船搶了,這下,呵呵...”
“沒了糧食,北虜只能撤退,可又不死心,到了六月,集結了更多的兵馬再次南渡,一直打到建康城外。”
“那後來呢?”聽眾們十分緊張,就想知道官軍(梁軍)是如何擊退北虜的。
“後來?北虜到了幕府山,官軍不理他們,而是抄後路又搶了他們的糧船,北虜沒糧食吃,就只能殺馬驢充飢,眼見著熬不住,就狗急跳牆...你說他們跳到哪裡去了?”
旁聽的人中許多不過二、三十來歲,當年還只是小孩兒,甚至還沒出生,哪裡知道狗急跳牆的北虜(齊軍)跳到哪裡。
“他們翻過蔣山,到了玄武湖西北側,佔了北郊壇!”
“啊,那不是就在城外不遠處了?”
“那當然,可官軍也沒被嚇到,直接到北郊壇和北虜對峙,還搶了高處立寨,就在這時,下起了大雨,一下就是大半月,讓北虜叫苦不迭。”
“你們想想啊,大雨下了那麼久,低窪處肯定積水成塘,那些北虜不知道南方雨天的厲害,立寨選了低窪的地方,結果就倒了大黴,被水泡得雙腳發爛,睡在泥濘裡,糧食又沒了,那叫一個慘。”
“待得雨停,官軍分成兩撥,一撥正面強攻北虜,另一撥包抄後路,前後這麼一夾擊,嘖嘖,北虜人再多又有何用?被官軍打得大敗!”
“我跟你們說,當時我被派去收屍,北虜那叫一個慘,一路上倒了不知道多少人,都是潰逃時被官軍騎兵砍死的,死得到處都是。”
“北虜一路逃,官軍一路追,抓了幾十個北虜大官,最後直接把北虜趕下江,光是溺斃的就過半,浮屍滿江!”
“哼哼,當年北虜有將近十萬人,一樣被官軍打得落花流水,如今的北虜人數還沒當年多,他們又能如何?”
“可是,可是官軍這十幾日來一直都沒動啊...”
面對這樣的顧慮,老漢不以為然:“唉,我們這些布衣,哪裡知道朝廷的謀劃,說不定啊,官家正在下一盤大旗!”
說得好像很有道理,大家心中稍定,畢竟數百年來北虜從未攻克建康,那個齊國叛將侯景不過是糾結了梁國叛軍才得了手,三十年前北虜兵臨城下最後還是敗退,所以,所以建康這次肯定會沒事的。
“肯定沒事!官軍一定是在蓄勢待發,就等著北虜露出破綻,你們想想看,現在是幾月份了?”
“四月。”
“啪”的一聲,老漢拍著大腿:“對,四月,雨水越來越多,到了雨季,弓弦鬆弛射不了箭,兩邊只能休戰對峙,屆時管教城外的北虜叫苦不迭!”
聽得老漢這麼一說,大家激動起來,先前的恐懼心理也緩和不少,官軍既然按兵不動,肯定是要等著雨季到來,生生把北虜耗死。
對的,官家穩坐太極殿,不慌不忙,肯定是在下一盤大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