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七百零八章 感觸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零八章 感觸 (1 / 2)

游泳池,遊了兩個多小時的宇文溫,披著浴巾坐在池邊胡床上,聽孫子宇文旭講解水戰科目學習心得。

同樣遊了兩個多小時泳的皇太孫,目前化名“餘九元”,在軍校學習,是一個軍校生,因為現在是暑假才有空來洛陽,而他講解的水戰陣型,當年還是宇文溫最先提出來的。

蒸汽動力船隻(含船載火炮)的作戰方式,對於這個時代的人們來說是新的軍事學說,但對於宇文溫而言,並不是什麼未知領域。

所以,宇文旭算是班門弄斧,但他卻不知道那戰術教材的作者“余文樂”,實際上就是自己的祖父。

“如今官軍的戰船,是木殼包鐵甲的鐵甲船,兩舷有大量火炮,船首有撞角,並有船首炮,這種艦首炮是旋轉炮臺,後裝彈,用的是開花彈,威力很大。”

“但遠距離開火的命中率感人,畢竟是在水上,船身顛簸,瞄準不易。”

“這種鐵甲船,適用的陣型是‘v’形陣,也就是雁形陣,船首對敵,衝鋒時船首炮開火,然後用撞角撞擊敵船,就像這般...”

宇文旭用船模擺出兩軍對抗陣勢,“己方”鐵甲船以雁形陣發動正面衝擊,一邊用船首炮轟擊,一邊用船首對準敵船撞過去。

當己方船隊撞入敵群,和敵船交錯,鐵甲船兩側的火炮便開火,將左右兩側的敵船打得濃煙滾滾。

這樣的接戰陣型,可以最大限度發揮鐵甲船的火力優勢(船首炮和兩舷炮)、動力優勢(高速撞擊)。

並且,在內河湖泊裡,這樣的戰鬥陣型可以縮小船隊的正面寬度,和敵人交戰時就從正面衝過去,壓迫敵軍正面接戰,不需要什麼迂迴,避免採用因為水域狹小而導致船隊施展不開。

宇文溫聽完孫子的講解,反問:“若是海戰,不存在交戰水域狹窄的問題,雙方船隊有足夠的迂迴空間,你光靠著雁形陣壓過去,對方可以迂迴、避開,從側翼反擊,如之奈何?”

宇文旭有些疑惑:“祖父,如今在大洋之上,哪來的敵軍能和官軍蒸汽船對抗?”

宇文溫笑了笑:“叛軍。”

“啊...叛軍...”宇文旭想了想,回答:“還是雁形陣,或者橫陣,船和船之間適當拉大距離,排開寬闊正面,將迂迴的敵軍船隊一部分咬住、吃掉。”

宇文溫聞言,開始擺弄船模,將“己方”船隻排成接近“一”字形的橫隊,船首迎敵,而將敵方的船隻排成縱隊。

宇文旭見著這種交戰陣型,覺得有些奇怪:接戰之初,己方橫隊,各船首炮可以集中炮擊敵軍縱隊前列戰船。

然後,當敵方船隊中中部穿過己方陣線時(雙方構成十字),己方船隻的兩舷炮可以轟擊。

當敵方船隊經過己方陣線後,己方船隻船尾炮(有旋轉炮臺),同樣可以擊中炮擊敵船隊形中的某一艘船,所以對方這是在找死麼?

宇文旭帶著疑問,和祖父推演起戰局來。

他是“己方”,而祖父是敵方。

兩軍接近,敵軍縱隊忽然右轉舵,向著己方左翼切入,因為縱隊的航速較快,而己方橫隊想要向一邊轉向會很慢,所以對方的戰術得以實現:

那就是戰船炮戰的最佳火力投射態勢:“丁”字頭對敵,己方在丁字的一橫處,用舷側火炮對敵,可以集中火力炮擊。

這一變陣,讓己方橫隊左翼傷亡慘重,而敵方縱隊完成了一次“丁”字頭攻勢後,以逆時針旋轉的移動軌跡,快速繞到己方橫陣的右翼,再次構成了一次“丁”字頭攻勢。

敵方各船,用舷側火炮集中火力炮擊己方右翼戰船,很快便將右翼摧毀。

兩次接戰,己方因為橫隊隊形,只能發揮船首炮的威力,又不能及時轉向,導致己方側翼總是被敵方集中火力炮擊,根本就招架不住。

宇文旭看著這樣的結果,冷汗都冒出來了:“這和課堂上教的不一樣啊。”

“不,課堂上肯定教了,只是你沒領悟。”宇文溫將船隻‘復位’,提點孫子:“當蒸汽動力用於戰船,船隊的行動漸漸不受風向影響,當火炮用於戰船,那麼,如何最大限度發揮總體火力,就是水戰獲勝訣竅、”

“你要記住,無論是內河水戰,還是外洋海戰,船隊最大限度發揮火力,並以此進行機動達成戰術,是戰鬥的核心思想。”

“所以,搶‘丁’字頭中的那一‘橫’,是最重要的,而縱隊的靈活性毋庸置疑,那麼,接戰前,己方以單縱隊或多縱隊進入交戰區,然後發揮速度優勢,構成對敵的‘丁’字頭,才能確保勝利。”

宇文旭聽著祖父的講解,又用船模進行模擬,很快便領悟到己方搶‘丁’字頭、避免敵方搶到‘丁’字頭的重要性。

宇文溫給孫子模擬的海戰,當然有原型,那就是清末的甲午海戰。

那一戰,北洋水師以橫隊進入交戰,船首迎敵,而日軍以縱隊進入交戰,充分發揮了火力優勢。

這一戰,後人多對北洋水師以落後的橫隊接戰頗多質疑,但實際上,這不能怪北洋水師的將領指揮水平有問題,因為在北洋水師建軍的時候,橫隊接戰是世界各國海軍的時髦戰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