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六百九十章 貶值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九十章 貶值 (1 / 2)

皇宮,宇文溫正在對著一副鐵路規劃圖指指點點,向作為聽眾的英國公楊濟講解其上兩條鐵路(擬建)。

圖上畫著的兩條鐵路,一條以中原代朔地區為出發點,往北走,穿過漠南草原、大漠,然後穿過漠北草原,直達北海南岸。

這個時代所稱“北海”,即後世之貝加爾湖,而這條擬建的鐵路,名為“北海鐵路”。

另一條鐵路,起點是河西走廊,向西北穿過茫茫戈壁,經高昌等西域諸國,翻越蔥嶺,經過碎葉川,抵達河中地區的石國地界。

那裡,如今是西突厥可汗的王庭所在,而這條鐵路,名為“河中鐵路”。

“若這兩條鐵路建成,那可不得了,你看看,北海鐵路直接抵達北海南岸,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自戰國時匈奴起,困擾中原千年的草原頑疾徹底被解決。”

宇文溫拿著根鉛筆在圖上點來點去,楊濟認真的看著。

“以前,草原上的單于、可汗,在漠南、漠北來回晃悠,見中原軟弱就南下打草谷,若中原軍隊北伐,他們就往漠北跑,有恃無恐。”

“若北海鐵路修好了,這問題就不是問題了,漠南漠北,全都在中原朝廷的直接控制下,沒有單于、可汗的生存空間。”

宇文溫又指向西面:“同理,一旦河中鐵路建成通車,不要說西域諸國,就連河中諸國都歸入朝廷直接控制之下,到時候,皇朝版圖要翻個幾倍,中原的百姓,就有更多的生存空間。”

楊濟聽到這裡,問:“陛下,這兩條鐵路怕不是得一甲子後才能修好吧?那是多年以後的事情,陛下何必為此勞神?”

“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宇文溫放下筆,喝了杯茶,繼續說:“朝廷有了鐵路和電報,鐵產量又上來了,那麼對外擴張已成必然,這就免不了長期對外作戰。”

“一打仗,就會有許多將士立功,那麼,勳官制度的衰敗速度自然就加快.....”

宇文溫今日和楊濟提起兩條遠景規劃的鐵路,不是為了做白日夢,而是要討論一個問題:當長期對外戰爭不可避免,自然會產生大量立功將士,那麼,作為酬勞功勳賞賜的勳官,必然會快速貶值。

隨著開邊戰事頻繁,立功將士越來越多,勳官也越來越多,到時候“上柱國多如狗、柱國滿地走”的情況肯定會出現。

本來用於彰顯立功軍人榮譽的勳官,漸漸失去吸引力和地位。

長期、大規模對外用兵之後,酬勞立功將士需要付出的成本必然越來越大,田地必然不夠分,勳官貶值,爵位開始膨脹,財政支出大漲,那麼朝廷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這不是宇文溫杞人憂天,歷史上的唐朝,就經歷了勳官貶值、勳田難以為繼的發展歷程,而且這種現象,高宗李治在位期間就已經出現。

均田制以及建立在其之上的府兵制,也是在這個期間開始瓦解,初唐建立的勳官制度,同期則走向“貶值”的不歸路。

初唐時平民們踴躍從軍、殺敵立功,獲得勳官之後親友聞之雀躍的情況,到了唐玄宗在位期間,已經不復存在。

那時,一個普通士兵都有可能是上柱國(勳官最高階)或柱國,真的是“上柱國多如狗,柱國滿地走”。

用來激勵軍人士氣的勳官制度,必然隨著大規模對外戰爭的長期化而走向“貶值”的不歸路,雖然這個過程大概要花上數十到一百年左右,不關宇文溫的事,但他還是想“搶救一下”。

國家不能黷武,但應該有尚武之風,因為老虎越強壯就越好,而豬越強壯則死得越快,這就是宇文溫的看法。

對此問題,楊濟表示無解。

立功必須要賞,然而田地必然不夠賞,朝廷也沒那麼多錢財賞賜,自然就選擇濫授爵位、勳位,隨後爵位、勳位就會貶值,附帶的榮譽、地位跟著貶值。

這是必然趨勢,和人會衰老一樣,不可能解決得了。

宇文溫知道楊濟說得有道理,然而火車和電報出現了,朝廷的軍隊投送能力、控制範圍有了質的變化,接下來大規模對外擴張已成必然,那麼,隨著戰事頻繁,勳官制度的衰敗速度也會加快。

勳官制度本身,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物,沒了就沒了,然而如何繼續激勵人們從軍,保證軍人的地位,維持整個國家的尚武之風(不是黷武),卻是執政者要考慮的問題。

對外擴張,佔了地盤還得守住,駐軍要面對各種敵人,軍事壓力不小。

這種時候,需要大量來自中原的移民和軍隊守住新地盤,只有整個國家的尚武之風濃郁,才會有大量的青壯願意前往邊疆軍屯,上陣殺敵,為國效命。

所以,宇文溫要想辦法維持軍人的榮譽感、維持軍人的正常社會地位,那麼給勳官制度“續命”,就是必然選擇。

他有了個主意,想讓楊濟幫忙參謀參謀,提提意見,看看可行性如何。

要解決問題,先找到原因,宇文溫認為,勳官貶值的原因和貨幣貶值一樣:超發。

貨幣的發行量遠超過社會商品的供給量,導致錢不值錢,形成嚴重的通貨膨脹,勳官亦是如此

之所以會這樣,首先是朝廷能發的勳田不夠,用錢財取代勳田來作為賞賜的話,朝廷財政又吃不消,於是開始“超發”勳官(勳位),爵位同樣如此。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