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六百五十一章 天蛇換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五十一章 天蛇換骨 (1 / 2)

群山之間,漢水蜿蜒向東流淌,南岸山坡上,一條鐵路宛若大蛇般橫在山水間,其上,一列火車正在緩緩西行。

火車頭咆哮著,不停噴著濃煙,拖曳著三列車廂前進,第一節車廂裡,乘客們看著窗外景色,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他們當中,有人身著官服,有人則是尋常打扮,手裡卻拿著小本本和筆,要把所見所聞記下來。

火車行駛在鐵路上,時而貼近山坡或者陡壁,時而穿越溝壑,當火車走到轉彎路段時,乘客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列車下的鐵路橋,其橋墩居然是一個個框架型大鐵架。

這樣的鐵路橋,一路走來比比皆是,讓鐵路跨過窪地、溝壑、山澗,又繞過山脊峭壁,不需要打洞,也能沿著漢水河道或者翻山越嶺向前延伸。

拿著本子的乘客們是荊襄地區各大報社的記者,現在時不時用筆在本子上寫字,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記下來。

他們看著這些高高的鐵路橋,看著一片片樹林、溝壑在自己腳下移動,真有一種漫步雲端的感覺。

列車先前行駛,時不時經過一些施工工地,工人們在工地上忙碌著,要麼在修建水泥橋墩的大橋,要麼在山間打隧道,亦或是將山坡劈開。

各種機器的轟鳴聲,以及偶爾響起的雷鳴聲,打破了群山的寧靜,時不時有受驚的飛鳥從林中飛起,向遠處飛去。

今年一月份,朝廷宣佈開始修建襄(州)梁(州)線,工期預計三年,這條鐵路從襄陽出發,大體上沿著漢水河道西行,經過金州安康,抵達梁州漢中。

如今是三月,從襄州襄陽到金州安康的鐵路,卻已經全線通車,難道施工隊伍有如神助,竟然在兩月內,就把襄梁線修好一半了?

或者是偷偷提前施工,以此換得“施工進度快如閃電”的效果?

車廂裡的報社記者們,對此滿是疑問,而負責回答問題的官員、襄梁線工程“官方發言人”牛,對此給出的回答很直接:“這是工程便道,並不是襄梁鐵路主幹線。”

“大家一路過來,都已經注意到了,這條鐵路,經過許多施工工地,要麼在架橋,要麼在劈山或者挖隧道,那裡,才是襄梁鐵路主幹線要經過的地方。”

“我們修起這條便道,主要是為了方便沿線各處施工工地的人員、物資輸送,而現在我們乘坐的小火車,就是往返沿線各工地的工程小火車,這條便道雖然已經通車,但並不對外開放。”

“所以,即便襄陽和安康之間通了火車,但這只是方便施工的便捷鐵路,自然就不作數了。”

他慢條斯理的說著,記者們埋頭記錄。

官員們不喜歡問東問西的記者,但如今報紙越來越普及,朝廷又要求各地官府運用好報紙這種輿論工具,所以要設“官方發言人”,時不時釋出“官方訊息”,藉助記者和報紙傳播出去。

現在,鐵路建設引起廣泛關注,所以鐵路施工方也得設“官方發言人”,定期邀請記者們到建設工地參觀,報道工程進度。

朝廷財力有限,修不了那麼多鐵路,全靠發行國債,並以“官督商辦”的形式成立鐵路公司,籌集資金來修鐵路,那麼,有必要讓投資者瞭解到工程概況。

報社記者對各條鐵路的“跟蹤報道”,能讓投資者們瞭解到工程進度,所以這樣的報道方式廣受好評。

既能增加報紙發行量、讓報社收入增加,又能讓投資者們放心,也能讓普通百姓看個熱鬧,還能展示官府及鐵路施工方的“坦蕩之心”。

所以,幾條正在修建的鐵路,施工方和主管官署都會定期組織報社記者來參觀,報導工程進度。

等牛說完,大家舉手,開始提問。

一個記者得牛許可,開口問道:“請問,這條便捷鐵路建起來也不容易吧?在下注意到,沿線鐵路橋全都是鐵架式高橋,這樣的橋樑,耗鐵量怕不少,那麼,付出如此成本,值得麼?”

這個問題很好回答,不過牛不想說得太複雜、“太專業”,免得記者們聽不懂,所以儘可能用簡潔的語句來回答。

襄梁線全長千餘里,大部分路段都在崇山峻嶺之間穿梭,沿途要克服許多複雜的地質構造,所以需要架設大量鐵路橋,還得打許多隧道。

按照鐵路的施工經驗,一條鐵路要修得快,最好從兩頭同時開始修,問題是梁州地區鐵產量不足,中途的金州安康等地亦是如此,所以,襄梁線的施工,基本上都是襄州這一邊“單幹”。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