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滎陽一隅,俗稱“廉租坊”的坊內,居民們忙著生火做飯,家家戶戶冒起炊煙,歡聲笑語不時響起,其間又摻雜著狗叫聲,使得坊內洋溢著無窮無盡的生活氣息。r?anwen ?
滎陽工商業發達,聚集著大量外來務工人員,官府為了方便管理,兼之體恤外來務工人員生活不易,特地設租金低廉的坊,建起一排排平房及必要的公共設施,專門安置外來務工人員及其家人。
這樣的坊俗稱“廉租坊”,無數滿懷著夢想的外地人,攜家帶口在這裡落戶,靠著在滎陽務工掙錢,養活自己及家人。
白天,成年人“上班”,坊裡組織老人看護幼兒,提供簡單的午餐,晚上,忙碌了一日的成年人“下班”,一家人團聚,邊吃飯邊說話,待得夜幕降臨,早早歇息,迎來新的一天。
某院落裡,一戶人家正聚在一起吃夕食,主食為炊餅,佐以幾根辣椒,還有幾碗湯水,除此之外別無他物。
辣椒是個好東西,不僅辣,還下飯,對於貧苦人家來說,用眼下已經很便宜的辣椒來送飯,完全可以省去菜,也省下不少錢。
旁邊,一個燒水兼取暖的火爐裡,一個年輕人藉著火光,用一塊木板權做書案,用木炭在一張紙上畫著圖,咬了半截的炊餅放在旁邊,已經有些發涼。
在他身邊,有許多紙,上面密密麻麻寫著許多文字和符號。
男主人見著這位如此模樣,讓妻子監督一對兒女吃炊餅,隨後起身走到火爐旁,看看那年輕人畫的圖。
年輕人用的紙,是一張白底黑字的宣傳單,在其空白處畫的圖案是很多小方框,方框長短不一,有的方框裡被木炭塗成黑色,有的方框則沒塗。
無論是哪種方框,其上端或者下端都有直直的黑線,彷彿蠟燭的芯,男主人見著這一根根“黑白蠟燭”,打趣道:“小五,你又畫蠟燭了?”
張蒹葭抬起頭,看著這位面板黝黑的男子,笑著點點頭:“嗯啊。”
男主人拍拍他的肩膀,說:“嗨,蠟燭可以慢點畫,炊餅再不吃可就要涼了,吃壞肚子可不好。”
張蒹葭點點頭,放下炭塊,在衣角擦了擦手,然後拿起炊餅,就著一根辣椒繼續吃起來。
男主人看不懂他畫蠟燭有何用意,交談了一會便坐回食案旁,和家人邊吃邊說話。
張蒹葭看著這個生活拮据卻又其樂融融的家庭,有些羨慕,聯想到自己的遭遇,不由得黯然。
不過想想今日的收穫,他的心情很快好轉,一邊吃炊餅,一邊畫圖。
他在期貨交易所做侍應,收入微薄,又無依無靠,於是和這家人搭夥過日子,有個落腳的地方,多一個照應,節省開支。
就在今日,他從“合作伙伴”那裡,得了一張面值五百匹的流通券。
這張流通券,等同於一百五十貫錢,有了這筆錢,他距離自己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想到這裡,張蒹葭看向自己畫的草圖,這草圖上的方框,被戶主稱為“蠟燭”,因為一黑一白,又被戶主戲稱為“陰陽燭”,現在想想,倒也貼切。
張蒹葭讀過書,學過算術,加上自己這幾年的摸爬滾打,對期貨交易頗為熟悉,所以自創了一套判斷行情的辦法,那就是畫這種方框,將各種價格數字“圖形化”。
方框的長度,為某個期貨的開盤價和收盤價之差,差值越大,長度越大。
方框上下如同陰影般的兩條豎直細線,代表著一天中這個期貨的最高價和最低價。
若收盤價高於開盤價,那麼方框為白色(中空),若收盤價低於開盤價時,方框為黑色(填上黑色)。
當開盤價等於收盤價時,燭身變為一條短的水平線,這種情況下的燭形類似“十”字,張蒹葭認為這說明期貨的價格漲、跌沒有明確的方向。
按照這樣的圖形表示方法,可以用很多種簡單的方框、線條圖案,表示期貨當日行情,體現了期貨市場供需平衡與否的資訊。
這是張蒹葭自創的數字“圖形化”表達方式,可以很直觀的將價格變化及趨勢表現出來,他一直沒有給這種辦法取名字,如今想想,“陰陽燭”的名字倒也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