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五百四十一章 表裡(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四十一章 表裡(續) (2 / 2)

許多寒族則翹首以盼,等著臺城淪陷,等侯景把那些世家高門出身計程車族高官屠殺一空,然後他們再把沒有根基的侯景趕跑。

出鎮在外的皇子們,也不約而同想到了一點:讓侯景把父親和太子兄長幹掉,自己就有機會了。

侯景在南朝無根基,所以必不能久,事後由他承擔一切罪名即可。

所以,等著父兄喪命的幾個出鎮皇子,擁兵不動、儲存實力,與此同時也是提防自己一旦領兵去建康,會被其他兄弟斷後路。

與此同時,昭明太子尚在人世的兩個兒子、梁帝蕭衍的皇孫,也在等著皇帝、太子喪命,等著皇叔火拼,自己好取漁人之利。

所有人,都握著名為“侯景”的兇器,取皇帝和太子還有自己仇人的性命,事畢,再把這兇器扔進廁所,承擔一切惡名。

結果卻被侯景加以利用能,來個反客為主,所以太清之難發生了。

當侯景把江南殺得血流成河,皇帝、太子完蛋,以王、謝為代表的高門士族完蛋,地方豪強們乘勢而起,而宗室內訌決出勝利者——坐鎮荊州的蕭繹即位稱帝,侯景的末日就到了。

侯景為什麼能憑八百殘兵亂梁?

就是因為他只有八百殘兵,在南朝無根基,看起來好控制,才成為梁國國內各方勢力眼中絕佳的兇器。

若是侯景坐擁八萬雄兵,梁國國內各方勢力根本就不會起心思,不會把他當成好控制的狗,而是當成虎狼嚴加防範,屆時侯景只會被梁國拒之門外,又被東魏討伐,進退失據,兵敗身亡。

可以說,助侯景成事的不是那八百殘兵,而是梁國國內已經激化的矛盾,若拘泥於軍事角度來論證,根本就無法解釋為何會出現如此不可思議的事情。

聽到這裡,年輕的宇文維民和宇文維行恍然大悟,宇文維行有些懊惱,懊惱自己為何沒能再想深些,而燕王宇文維翰的見解和太子相同。

兒子們的見識不錯,讓宇文溫很高興,尤其嫡、庶長子,表現出色,他總結道:“一個人若身體虛弱,即便一次著涼感冒都會要了他的命,國家也是如此。”

“侯景的八百殘兵,不過區區感冒,梁國病入膏肓,才是太清之難發生的原因,即便沒有侯景作亂,當蕭衍去世,宗室內戰也必然爆發,同樣會是一場大災難。”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衰,《梁書》雖好,但內容有限,所以,想要更好的以史為鑑,還得多收集其他史料,才能明白歷史事件為何會發生。“

“若光看《梁書》,你們能知道梁國的各種矛盾能激化到何種地步?”

“侯景南逃時八百兵、叛梁時八千兵、攻到建康城外十萬兵,光看《梁書》,你們真能弄清楚到底怎麼回事?”

“所以,只看官修史書還不夠,要多收集其他史料,然後自己多想想,帶著疑問看書,這樣才能有更多的收穫,才能透過‘表’,發現‘裡’。”

見著兒子們點頭,宇文溫問宇文維翰:“燕王還有什麼補充的?”

宇文維翰回答:“孩兒並無補充。”

宇文溫聞言,想說什麼,但還是沒說出口。

以兒子的見識,能看到當年梁國國內各方勢力是把侯景當做刀來用,那就不該看不到另外一個問題。

所以,應該還有補充,只是不敢說。

其他人,大概也看到了,同樣不敢說,也不敢在論文裡提及。

那個問題,就是蕭衍活得太久了,年老昏聵,導致國內弊病重生、矛盾激化。

皇帝壽命短不是好事,曹丕、曹叡父子之中但凡有一個能多活二十年,就沒有司馬懿父子的事。

可皇帝若是活得太久,同樣不是好事,蕭衍就是例子。

看著年富力強和即將年富力強的兒子們,宇文溫有些恍惚。

兒子都長大了....可我...我還沒老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