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風輕雲淡,官道上行人來去匆匆,一群鏢師押著鏢車向前行進,雖然前方不遠處便是昆州州治昆明,但鏢師們依舊警惕的觀察著四周。
走鏢這碗飯可不好吃,累且不說,稍有不慎容易喪命,所以從鏢隊離開鏢行時起,直到抵達目的地、鏢物安全入庫,鏢師們都不能懈怠。
數騎疾馳從後而來,看其打扮,是官府的驛使。
驛使很快和鏢隊擦肩而過,向前方昆明城疾馳而去。
幾名鏢師把手從腰間拿開,隨著鏢車繼續向前走。
路旁大樹下,十幾個盤腿坐地休息的男子看著鏢隊從眼前經過,默默無言。
他們身邊放著幾輛裝著布袋的獨輪車,又有弓箭、長棍、佩刀,甚至還有雙筒獵銃,所以引來鏢師們的關注,不過這幾位男子並無任何“奇怪”動作,所以鏢師們也沒有什麼過激行為。
待鏢隊透過後,樹下之人中較為年長者低聲說:“你們可注意,方才幾匹騎者經過時,那鏢隊裡,有鏢師往腰間摸什麼?”
一個年輕人回答:“掌櫃的,那莫非是手弩、飛鏢之類?”
“是六響子。”年長者答道,隨後補充:“連發六響,六顆鉛子,每顆打在人身上,不死也殘。”
眾人驚歎:“喔,原來鏢隊真有六響子啊...若可以,真想買來防身。”
六響子的大名,許多人都聽過,這玩意是一種火器,又名“左輪銃”,手裡有一把,對著圍上來的歹人“啪啪啪”射擊,瞬間可以放倒數人,實乃外出旅行時的防身利器。
經常要長途跋涉、風餐露宿的行商們,都想有這樣的防身利器,所以即便這種利器再貴,大家都想買。
年長者聽了夥計的感慨,笑著搖搖頭:
“想買可不容易,只有登記在冊的鏢行、商行才可以限量購買,我們這般小小行商,沒資格,最多隻能用獵銃。”
他說完,交代夥計們:“南中但凡像樣點的鏢行,其鏢隊多少都配有幾把六響子,你們日後路上碰見鏢隊,不要多事,不然容易倒黴。”
那年輕人問:“掌櫃的,那是不是...那些鏢隊會一言不合就射殺路人?”
“那倒不至於,一顆子彈要差不多兩貫錢,所以鏢隊都是把六響子拿來保命用,你當人家錢多燒得慌隨便亂射?”
“在路上碰到鏢隊不要盯著對方看,不要上去搭訕,也不需要特地回避以免顯得做賊心虛,就當沒看見即可,”
“大家其實也不要太過擔心,如今南中地界、官道沿途,可比當年太平得多,那些山蠻,都已經被官府清理得差不多了,一路上又有許多驛站、村莊,太平多了。”
年長者說著說著,掏出懷錶看看時間,隨後招呼:“時候不早,大家也休息夠了,趕緊入城,找個客棧歇息。”
“好嘞!”
眾人答道,紛紛起身,理了理身上揹著的包裹,又將防身兵器拿好,推著獨輪車,向前方昆明城走去。
道路兩旁、籬笆牆內是一片鬱鬱蔥蔥,其間點綴著許多火紅,那是已經成熟的辣椒果實。
辣椒在南中的種植時間不長,但這種美洲舶來品深受各地百姓歡迎,其種植面積擴張得很快,昆明地區亦是如此。
城外田間種植著大量辣椒,時值秋天,成熟的辣椒彷彿點點火焰將田野點燃,燃燒的田野環繞著昆明,讓這座人氣越來越旺的城池變得愈發灼熱。
這十幾人的小商隊,彷彿行走在火紅的海洋之中,感受著“熱浪”,期待著更加火紅的明天。
他們是蜀地商人,到南中做買賣,來的時候帶著蜀錦等商品,回去時帶著葉榆“出產”的玉器等南中特產,一來一回,兩個多月時間,扣去成本,有翻倍的利潤。
一年走那麼三、四回,收入十分可觀,但是小本買賣僱不起鏢隊,所以一路上只能帶著兵器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