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用交流電來傳遞電報訊號,會遇到一個大問題:電磁鐵。
由直流電驅動的電磁鐵,和由交流電驅動的電磁鐵,“工作狀態”完全不同。
如果有一隻非常靈敏的小磁針,將其它放在通電的直流電池鐵旁,那麼這隻小磁針會固定在一個方向上。
而在通電的交流電磁鐵旁,這隻小磁針會不斷地改變方向,轉個不停。
原因就是直流電的方向恆定,所以直流電磁鐵的磁場方向恆定,交流電磁鐵恰恰相反。
所以,交流電磁鐵無法讓銜鐵處於簡單的“開”、“合”狀態,而是處於瘋狂搖頭狀態,根本就無法在紙帶上實現有效記錄。
交流電電報技術,宇文溫的技術人員已經研究多年,卻無法突破,所以放棄了。
可是,新式電報技術的申請人,說自己克服了這個技術障礙。
辦法有兩個,第一個,宇文溫倒是早就知道:把交流電變成直流電。
新式電報技術,要用到直流電和交流電的相互轉換:發報端發出直流電訊號,然後轉變成交流電線上路里傳輸,到了收報端,轉變成直流電,帶動電磁鐵,在紙帶上留下“點”、“劃”。
要實現這樣的構思,必須藉助特殊電路或者裝置:將直流電變成交流電,需要“逆變器”,將交流電變成直流電,需要“整流器”,這兩個電器元件早就已經“誕生”。
一條電報線上的數個發報端,可以靠“逆變器”將各自發出的直流電訊號,轉變成不同頻率的交流電訊號,一起“行走”線上路里。
但問題隨後而來:接收端如何從電路里那“熙熙攘攘”的電流中,“過濾”掉不需要的“糟粕”,留下自己想要的特定頻率交流電?
這就需要一個能夠“識別”特定頻率交流電的“電流過濾器”來把關,讓特定頻率的交流電“透過關門”,進入整流器,變成直流電,帶動電磁鐵,然後在紙帶上留下“點”、“劃”。
所以,辦法之二,就是收報端靠“電流過濾器”,獲取特定頻率的交流電訊號。
這種“電流過濾器”,宇文溫的技術人員研究了十幾年,卻死活都研製不出來。
現在,新式電報技術的申請人,說自己發明了關鍵的“電流過濾器”,實現了交流電電報通訊。
也就是說,對方的新發明,最關鍵一點就在於這個“電流過濾器”上。
申請人將這個技術披上了道家學說色彩,美其名曰為“太極玄功”。
在其看來,直流電有正負極,是為“兩儀”,交流電沒有正負極,或者說是正負極相互交換,宛若陰陽魚,所以是“太極”。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是《易經》上的內容,而這個申請人的“太極玄功”,其神通就是將“太極”(交流電)和“兩儀”(直流電)相互切換,將電報訊號傳向四方(四象),毫無障礙。
此人以一己之力,突破了許多人努力二十餘年都無法突破的技術難關。
這是一位了不起的“土生”科學家,值得敬佩。
宇文溫如是想,將資料合上,然後盯著封面上的署名,目不轉睛。
專利申請人:袁天罡。
他看向大廳中央,看著那個忙碌的身影,不知該說什麼。
你不去相面、算命、推演未來,卻轉行研究起電學,如此不務正業,不怕遭天譴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