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宇文溫覺得搞不好是自己指了一條錯誤的方向,所以技術人員越努力,距離目標就越來越遠。
他實際上只知道青蒿素這個名詞,具體該怎麼提取,當然是不明白的,只是因為青蒿素有青蒿二字,自然就想到了要從青蒿里提取。
想到這裡,宇文溫揉了揉太陽穴,“古代”許多醫書對於藥用植物的描述都是文字,即便有示意圖,畫的也不是很準確,加上用詞簡練,所以容易讓人產生誤會。
一旦書上描繪的某個藥用植物,在現實裡有了幾種極其相似的“贗品”,人們很難分辨到底哪個是書上寫的“真品”。
所以,莫非青蒿素不是從“青蒿”裡提取,而是從黃花蒿里提取的?
宇文溫放下資料,閉上眼睛定定坐著。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技術人員已經試驗過的各種提取方式,會因為目標植物的改變,全都得一個個重新試過,又要花掉大量時間。
也許,又要過個二十年。
如果黃花蒿也不是青蒿素提取的目標植物,意味著這些“重來一遍”,依舊是無用功。
到底,是等著探險隊從美洲找到金雞納並帶回來,還是繼續投入大量資金,讓技術人員對黃花蒿進行提取實驗?
宇文溫睜開眼,將資料收好。
傻瓜才做選擇題,正常的答案,不應該是“我全要”麼?
兩條腿走路,成功率總是會大些,研究如何提取青蒿素,無非是要花錢,但花的錢比起研製蒸汽機要少許多,也不是承擔不起,無非是比較耗時間。
運氣好的話,也許兩邊都有收穫,若運氣不好....
探險隊在美洲“求種”,就算找不到金雞納樹,找到辣椒、菸草、玉米也是不錯的;技術小組若依舊無法提取出青蒿素,那就認命唄,還能怎麼著?
念頭通達的宇文溫,注意到蚊香即將燒盡,讓宦官進來收拾收拾,自己向殿外走去。
看著滿天繁星,他又開始浮想聯翩。
從張魚船隊出發到現在,已是兩個多月過去,就不知,船隊是否順利抵達新大陸。
這個時代的美洲,到底是哪個文明已經存在來著?
阿茲特克?瑪雅?印加?還是別的文明?
宇文溫邊想邊走,思路愈發活躍,想到了北美的印第安人部落,想到了中美洲的山城,想到了南美洲雨林中的金字塔,想到了....
周國探險隊,與從天而將的巨大“螺舟”(飛船)相遇,上面下來的人形生物,就是美洲文明心目中的天神——外星鐵血戰士。
周國探險隊成員,和亦正亦邪的“鐵血”一番血戰後,不得不聯手,一起在熱帶雨林裡對付兇殘的邪獸“異形”...
想到這裡,宇文溫加快腳步,幾乎要跑起來:這故事很帶感得,馬上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