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洪峰一日不出現,意味著黃河下游發大水的風險依舊存在,只要有風險,就會有商機,賣保險的商家要把握商機,就得把握洪峰的出現時機。
那麼,洪峰出現了麼?
沒有。
雖然通濟渠和永濟渠已經開閘分洪,黃河熒州河段的水位上漲速度雖然放慢,但依舊在上漲,上游地區依舊有零星降雨,看樣子水位還有得漲。
通濟渠沿線的幾個大型堰壩(水庫),如今已開始蓄水,再過一段時間,為了保障通濟渠沿岸地區安全,很可能通濟渠的分洪流量會縮減,永濟渠亦是如此,屆時新增加的黃河水就只能往下游而去。
到時候,朝廷為了顧全大局,往洩洪區開閘洩洪是大機率事件。
屆時,各家商社在擬定洩洪區出售的保險,都要“理賠”。
這樣的結果會出現麼?
如今在研究黃河水情的人們暫時還不知道,因為天威難測,老天下多少雨,不是凡人能過問的。
但他們對各地修建的水利設施有信心,對朝廷防汛、抗洪的決心有信心。
也對自己事前的判斷有信心。
靠著做海貿保險起家的商社們,已經習慣了“玩心跳”,和航海的巨大風險比起來,黃河發大水的風險再高也就那樣。
他們既然能從海貿保險上賺錢,自然就能從黃河水情裡賺錢,只要最後的結果不是黃河下游地區全都變成一片汪洋,各家商社就不會虧錢。
這就是保險的魅力,十分刺激,但卻不是單純的賭博。
當黃河發大水已經變成人所共知的“事實”,若有人兜售“保險”,那麼對於各地莊園主來說,這就是傻子送錢上門,沒道理有便宜不佔。
對方惦記的是“賠償”,而商社們惦記的是對方的“保費”,相互算計之下,似乎機會平等,但事前做過“風險評估”、精心擬定“賠率”的商社們,從總體而言是絕對不會虧的。
如何靠賣保險賺大錢,可是一門深厚的學問,許多人不明白其中道理,還以為和順興等商社都是膽大包天的賭徒,卻不知時代已經變了:
賣保險,刺激歸刺激,卻可以賺大錢!
正討論間,有人匆匆趕來,帶來了最新的訊息:河北永濟渠流域地區有大範圍降雨,永濟渠轉運司為了確保運河沿岸地區安全,已經關閉永濟渠黃河船閘,停止分洪。
黃河下游分洪重任,現在基本上都壓在通濟渠“肩上”了。
那麼這個重任,通濟渠還能扛多久?
上拉載入下一章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