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兩年前就能獲得的技術突破,愣是拖到了現在,若不是白正的意外發現,還不知道要拖上幾年。
所以,林有地起身向在場的技術員進行了自我檢討。
技術員們見著最高主管如此自責,心裡都不好受,紛紛開始做檢討。
過去的事情,說多了無益,自我檢討過後,大家開始熱烈討論起新發現來。
這些新發現,實際上都是成熟的技術,用在火輪船上,可以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大家汲取經驗教訓,沒有馬上就開工,而是討論、擬定具體的技術方案。
首先,先實驗外部冷凝器的效果,看看對於單缸蒸汽機的提升效果有多少,離心式調速器也可以用上。
其次,在其基礎上實驗雙向汽缸(從單汽缸開始),以獲得最穩定的技術引數。
第三,製造出已獲得專利的雙汽缸蒸汽機,因為是內部試驗,所以暫時不需要支付使用費,也不需要授權。
以上三點都做到了,再將其融合在一起,做出新式蒸汽機,開始第一階段的陸上執行試驗,看看其綜合效果如何,看看還有什麼地方需要改進,而不是急著裝上船。
待得第一階段完成,就開始第二階段試驗:蒸汽機上船,開始各種基礎實驗。
與此同時,重新設計船身,確保新式蒸汽機能有一個施展“力量”的最佳平臺,在輸入的力量不變情況下,裝載跟多的人或者貨物。
討論持續了大半日,具體的實施方案制定出來,每一條都逐一落實,而涉及到的資金、物資、工具,林有地表示必然絕對優先保證。
為了避免閉門造車的情況再度發生,他要加強和其他行業主管的技術聯絡,首先確保攻關小組能夠獲得足夠的資訊,知道其他行業技術發展的新動態,其次,要把攻關小組的技術突破,適當分享給其他行業。
免得其他行業也出現閉門造車的情況。
林有地覺得之所以當前會有這種各自為戰的情況發生,主要原因是諸如五莊觀、火輪船攻關小組的保密性限制了技術交流,這個問題解決起來有些麻煩,但他一定會想辦法改變。
無論如何,蒸汽機技術獲得關鍵性突破,受益的不能僅僅是火輪船,林有地認為,天子大力扶持蒸汽機相關行業發展,必然樂於見到各個相關行業獲得技術上的實質性突破。
但這些,不是攻關技術小組需要考慮的問題,大家的當前要務,就是讓火輪船有一個脫胎換骨的變化。
林有地看著大家,高聲說道:“新技術要一步步落實,不能急,必須用大量的實驗資料,來證明新式蒸汽機的效率提高了多少!證明新式蒸汽機有多耐用!證明火輪船的實用技術引數是哪些!”
“我們,一定要堂堂正正的開著蒸汽火輪船航行在大江上,確保在滿載情況下,達到逆水航行平均時速不低於十五里的技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