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道長解決了蒸煮釜上幾個關鍵裝置的設計問題,不僅實驗成功,還為了確認這幾個裝置的絕對有效性,不惜以犧牲一個反應釜為代價進行驗證。
聽到這裡,李三九不由得看了看那頭髮花白的梁道長,心中暗道“實驗狂人”果然無法以常理度之:五莊觀的一個常見試驗用反應釜可是造價不下五萬貫啊!
但為了造紙,這樣的實驗代價必須承受。
李三九明白紙張的重要性,且不說用於印刷、書寫、繪畫,如今紙張的用途也多了起來,其中之一就是作為“廁紙”替代廁籌,還有作為“餐巾紙”,替代布帛。
這兩點看起來沒什麼,但市場需求極其驚人,李三九對此深有體會。
千百年來,人們“更衣”之後清潔,都要靠細木片、木棒等廁籌,沒人認為這有什麼不妥,當然有錢人家可以用布帛,但這種行為真的很奢侈浪費。
當然,用紙也行。
在以前,紙張價格不低,雖然用紙來“清潔”,比用布帛“清潔”便宜,但依舊代價不菲,無論貴賤,基本上都用廁籌來“清潔”。
然而當紙張的價格大幅度下降,又便宜又好用的“廁紙”出現後,用過廁紙的人,若有得選,不會選回廁籌。
所以,當各地造紙場能夠大規模生產便宜好用的廁紙後,至少家境殷實的人家,已經全面拋棄了廁籌,在廁所備著的清潔用具是“廁紙”。
低檔一些的廁紙是以茅草、蘆葦等草為原料所制草紙,出場銷售時就已經切成一張張,方便使用。
高檔一些的廁紙是以竹、樹皮為原料所製紙張,出場銷售時是一卷一卷,別稱“捲紙”。
李三九知道,僅就長安城一處而言,每月銷售的廁紙就是一個驚人數字,與此同時,替代布帛作為擦手之物的“餐巾紙”,銷售量同樣驚人。
鐘鳴鼎食人家用膳完畢,靠薄薄幾張“餐巾紙”就能將滿手油膩擦去,再方便不過,而餐巾紙和廁紙一樣,扔到水裡會溶爛,不會堵塞溝渠。
所以,若大規模木材造紙真能成功實現技術突破,確實是個好訊息。
紙張越來越便宜,意味著書籍的價格也會越來越便宜,更多的人能夠讀得起書,參加科舉考試的寒門學子會越來越多。
想著想著,李三九和其他人一樣滿是期待的看著前方那龐大的蒸煮釜,不知過了多久,蒸煮釜上的閥門開始噴水汽,隨後人們忙碌起來。
完整的生產線開始運轉,李三九在安全區域旁觀,在機器的轟鳴聲中,只見蒸煮釜“開蓋”,一股異味迎面撲來。
李三九捏著鼻子繼續旁觀,只見幾種冒著熱氣、不同顏色的液體在水槽中奔流,在許多罈罈罐罐之間拐來拐去。
過了許久,在一處水槽裡,大股白色粘稠的液體出現了。
現場一片歡聲雷動,白髮蒼蒼的梁道長還有中年、年輕的技術員們歡呼雀躍,一臉茫然的李三九糾結片刻,決定還是不要不懂裝懂,不然報告不好寫。
低聲問一旁的技術員:“這是?”
“觀察!”那技術員笑眯眯的,眼睛都要眯成一條縫:“這是漂白過後的木漿,可以造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