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二百九十章 起跑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九十章 起跑線 (1 / 2)

黃河,孟津河面熱鬧非凡,擺渡黃河南北兩岸的渡船,往來東西的貨船、客船,各自按著航行規則進行行駛,一艘艘火輪船上,煙囪冒出滾滾濃煙。

自上游而來的船隻,按照航行規則,得優先通行權,在渡船的減速避讓下,穿過孟津河段,向下遊而去。

一艘官船上,頭等艙中,楊濟坐在窗邊,就著陽光,翻看著《考試大綱》(分冊之一)。

這本分冊,如磚頭般厚,上面分章節對科舉考試的內容進行詳細歸類,楊濟看著看著,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一個多小時。

《考試大綱》和《教學大綱》,耗時多年才編制完成,為禮部校對、監督刊印,隨後大規模發行。|

成書過程中,有無數學者參與,群策群力、拾遺補缺,經過不斷討論、修改、補充才得以完善。

這兩套書,成為指導考試、教學的總綱,意義非常重大。

天下各地,只要入學就讀的學子想參加科舉考試,那麼公私學館就得按照《教學大綱》進行教學。

而各級科舉考試,其考題的擬定,全都按著《考試大綱》來,考生要備考,得根據《考試大綱》來溫習功課,做的習題及“模擬試卷”,其中題目也是根據《考試大綱》擬定。

可以說,《考試大綱》和《教學大綱》是明德學政的基礎,宛若兩條腿,缺一不可。

這兩套總綱又是“科舉速成寶典”,天下間無數以科舉中選為目的而讀書的寒門學子,以這兩套總綱進行指導,可以集中精力和時間讀書、學習,和世家子弟競爭。

科舉考試的知識點和考點,全都在《考試大綱》和《教學大綱》內,如此一來,世家子弟向來依仗的深厚家學無形中被削弱,基礎差的寒門學子,用十餘年的寒窗苦讀,就能和世家子弟位於同一起跑線上。

作為那一世曾參加過科舉考試的楊濟來說,《考試大綱》和《教學大綱》到底有多重要,心中一清二楚。

如今已正式實行的科舉制度,在構建時楊濟有份參與其中,考試分成四個等級,就是他極力主張的,因為大明的科舉就是如此。

當然,八股文是不行的,免談。

科舉當然好,而對於科舉的弊病,楊濟現在有很清楚的認識。

歷史上的科舉,成形於隋唐,定於兩宋,到了明代已經完善,比起舉孝廉、九品中正以制來說,科舉這一選拔方式要公平、公正很多,優點不少,但到了後來,弊病也很明顯。

到了大明的時代,科舉考試內容已經異變為“八股文”,許多讀書人為了求取功名而死讀書,不去追求真才實學。

所以到後來,科舉考試的內容及方式嚴重僵化,選拔出來的人才,實際上侷限很大。

大部分讀書人為應科考,思想漸被狹隘的四書五經、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縛,無論是眼界、創造能力、獨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

而且僵化的科舉會衍生出畸形的師門關係,中選的考生,拜主考官為“座師”,形成裙帶關係,這些座師和所謂門生在官場中互相拉幫結派,黨同伐異,內耗嚴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