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有民船敢讓官船讓道,韋福獎心中覺得奇怪,他見著那客船上插著一些旗幟,上書“趕考”二字,心中一動,便問吳鬥:“這‘趕考’二字,莫非?”
“正是,如今春闈在即,各地考生趕赴考場,官府體諒學子寒窗苦讀不宜,特許搭載考生的船隻有優先通航權。”
“原來如此....”韋福獎看著漸漸遠去的客船,感慨萬千。
當年,他也作為考生參加考試選拔,屢試不中,卻“屢敗屢戰”,終於如願入仕。
那時,考試選拔還未成固定制度,當年落榜的考生,誰也不知道明年或者日後還有沒有考試選拔,所以每次考試都有人心態失衡,導致發揮失常。
現在,韋福獎透過看報紙,還有朝廷發往各總管府的公報,得知學政推行近十年後,朝廷終於將考試選拔完全制度化。
考試選拔,不問出身,不問閥閱,只看學識,不需要州郡官員推薦,上至世家子弟,下至寒門庶民,都可以參加考試,擁有一個穩定的入仕途徑。
這是一套全新的選拔制度,分為四級,每年春、秋時節進行相應考試,名為春闈、秋闈,時間間隔為三年,讓所有眼巴巴等著入仕的人們有了盼頭。
當官,對於世家大族、權貴門閥子弟來說不算難,因為他們有長輩提攜,還可以得父輩蔭庇,但對於寒門子弟來說,要當官很難,無數人給世家大族、權貴門閥當狗,低聲下氣,就是為了一個入仕的機會。
現在,一個相對公平的新式選拔制度實行,名為“開科取士”,又稱“科舉”,可想而知會有多少人為此廢寢忘食。
“說到廢寢忘食,據我所見,一點不假。”
吳鬥緩緩說著,有些唏噓:“這些年,多少宗族拼盡全力,以舉族之財,請來好先生,購買教材,按著《教學大綱》教授族中子弟學識..“
”又精選其中成績突出之人,好吃好喝供著,不需要做別的事,只需每日廢寢忘食讀書,做習題..“
“為的就是參加科舉,榜上有名,只要有一人當官,那宗族的際遇可就不一樣了。”
大家聽了都點點頭,族裡有人當官意味著什麼,他們心裡都很清楚,不說別的,族裡有人做官,至少那些奸滑胥吏不敢再輕易敲詐盤剝。
吳鬥看著遠去的船隻,心中十分期盼,期盼著將來,他的兒子也能有個好前程,透過考試當官,成家立業。
曾經,他也有一個美滿的家庭,但狗日的世道,讓他的父母妻兒橫死。
一番輾轉之後,吳鬥時來運轉,策應周軍平定江南,當了官,有了新家,又有了妻兒。
如今是太平世道,吳鬥就希望和妻兒平平安安過一輩子,但幾個兒子長大了,該怎辦?
他有爵位,但只有長子可以襲爵,吳鬥不太會鑽營,所以不知道該如何給其他幾個兒子謀出身,如今有了科舉,那就好辦了。
吳鬥下定決心,到求學社請最好的先生到家裡教書,讓那幾個兔崽子從小讀書,長大了,參加科舉,考試當官。
不止吳鬥,許多人都是這麼想,朝廷開科取士,以科舉選拔人才,讓無數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前程。
為了這個前程,大家都會拼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