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永濟渠開通,高士達覺得發家的機會來了,打算攔截過往船隻,這可比打劫小股商隊的收入多得多,然則官軍在永濟渠沿岸嚴密佈坊,這買賣可不好做。
加上運河上的船隊多有“保鏢”,一個個都是亡命之徒出身,玩起命來不比他差,又敢下死手,所以打劫的風險越來越大。
眼見著這買賣是做不成了,高士達養不活手下好漢,於是想找靠山。
貝州境內有一大澤,名為高雞泊,內有遠近聞名的“高莊主”高必達,高士達覺得自己和對方說不定是親戚,便帶著手下去投靠。
看準機會,來個鵲巢鳩佔,以高雞泊為根基,招募人馬,囤積兵器,待得時局有變,趁勢而起。
結果在高雞泊裡呆了一段時間,高士達發現這高莊主手段了得,其手下個個都是人才,看樣子很難撼動,而自己的手下,反倒有被對方“挖”過去的可能。
這下高士達可坐不住了,他好不容易扯起來的隊伍,是要以此做一番大事的,哪裡能讓別人吞併。
恰逢朝廷收復遼東,鼓勵百姓“闖遼東”,那高莊主張羅著派人到遼東闖一闖,高士達趁機要求去見識見識,於是靠著對方推薦,聯絡上了“北羊”的掌櫃。
高士達以組織青壯“闖遼東”的名義,到貝州武城的“北羊”分號做了各種登記,然後讓手下接受“培訓”,“培訓”的內容之一,竟然真的如傳聞所說的那樣,是學習如何使用火銃。
而教授火銃的教頭們,帶隊頭目就是陸有福。
陸有福也是冀州人,當年也是一條好漢,和高士達算是相識,後來給那“北羊”賣命當了“髡兵”,大家都以為這傻鳥必然死在海外什麼地方,未曾料卻混出名堂來。
高士達跟同鄉打聽了許多事情,愈發覺得到遼東有奔頭,但他沒有本錢,只會砍人,做買賣是不行的,開荒也不樂意,所以,他的隊伍就成了“北羊”的“簽約”毛皮獵隊,到遼東專門弄毛皮。
聽說遼東那鬼地方猛獸多,還有很多吃人的靺鞨部落,所以朝廷允許在遼東開荒的人持有火銃,高士達覺得僅僅為了這一點,就得去遼東。
他想清楚了,到了遼東,必須辦法擴充隊伍,買多多的火銃,等到時局一變就造反...起事。
這幾年,朝廷連年大興土木,糧價又低得令人髮指,許多農戶都過不下去,把地租給商社,自己去“做工”養家餬口,高士達覺得這是天下大亂的前兆,所以起了心思。
他要趁著“闖遼東”,多囤積火銃,待得天下大亂,就要扯旗舉事,變成人上人。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高士達覺得這話說得好,憑什麼有人生下來就錦衣玉食,他高士達就得家徒四壁過一輩子?
此刻,正暢想日後榮華富貴的高士達,被陸有福拍醒:“老高,想啥呢那麼入神?你那手下炸毛了,不管管?”
高士達抬頭一看,卻見自己一個手下和教頭吵起來,馬上板著臉,大步流星衝上前:“嚷嚷啥,嚷嚷啥!教官的話都不聽,信不信老子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