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口,新擴建的碼頭邊上,靠泊著大量火輪船,宇文溫帶著家眷下船,來到由港區驛館臨時改成的行宮下榻,明日一早啟程走陸路回長安。
此次出遊,乘坐火輪船平安往返,宇文溫鬆了口氣,而被徵用的火輪船此後將撤去各種隔間、裝飾,還原為渡船,在禹門津、蒲津、風陵津這三處要津服務百姓。
順便為輪船招商總局贏利。
因為距離晚膳時間尚早,宇文溫和家眷們說了會兒話,便召見渭口港區官員,詳細瞭解如今港區的發展情況。
渭口,顧名思義是渭水入黃河的河口,而渭口南側,還有人工運河“廣通渠”入黃河的河口,廣通渠承擔著漕運物資供給長安的重任,關東物資要經過這裡漕運到長安,所以作用十分重要。
當年,宇文溫帶兵偷襲渭口處的糧倉,一把火燒掉了回救長安的隋軍軍心,現在故地重遊,當然首先強調的就是安全問題。
安全,指的是“生產安全”,渭口港區關係到海量物資能否供給長安,所以絕不能發生安全事故,影響轉運能力。
其中尤以糧食最要上心,其次是煤炭。
載重量千斛以上的大船,滿載幷州出產的煤炭,沿著汾水順流而下入黃河,然後抵達渭口港區卸貨,這些煤炭轉到載重量四五百斛的漕船上,沿著廣通渠前往長安。
之所以這麼折騰,是因為渭水淤塞走不了大船,而廣通渠目前的水位也容不下千斛大船。
於是在渭口港區等待轉運的煤炭,就成了巨大的安全隱患。
煤炭堆積成煤山,內部溫度會很高,在烈日暴曬之下,時間長了就會自燃。
燃燒起來的煤山,和火焰山差不多,火星隨著風四處飛散,很容易點燃其他庫房,到時候無數糧食、物資被大火燒得乾乾淨淨,巨大的損失不是殺幾個人就能挽回的。
宇文溫為表重視,親自到煤場視察,看看各項防護措施是否到位,看看這些措施是否切實生效。
看著看著,他忽然覺得脖子一涼,因為煤場一隅,居然有一顆歪脖子樹。
宇文溫乾咳一聲,繼續向前走。
若是為了討個吉利就把樹砍掉,那真是無聊至極。
來到煤場邊上的蒸汽起重機旁,看著這龐然大物,宇文溫問起相關事宜。
蒸汽起重機的操作,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太複雜,但再難也得有人操作,所以安全操作是關鍵。
因為時間倉促,合格的蒸汽起重機操作員不多,許多上崗的操作員都是突擊培訓班的畢業生,算是“半桶水”,連實習期都沒有,直接就上崗了。
這是巨大的隱患,但蒸汽起重機的好處太多,碼頭裝卸、物資轉運有了蒸汽起重機,工作效率大增,所以需求量大,才有瞭如今的局面。
宇文溫隔著大老遠,看著眼前這座起重機運轉,看著那晃悠悠的吊臂,後背有些發涼:感覺這真是新手上路啊!
技術教育刻不容緩,這樣下去遲早要出事。
想到技術教育,宇文溫的耳邊忽然迴盪起魔性的聲音來。
學技術,到藍翔!
這聲音是如此魔性,差點讓他跟著哼哼起來。
思索片刻,宇文溫意識到一個問題:那麼,農業重金屬風格的技術學校廣告,應該是怎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