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人問:“我說,這章程,'那一位'真的看過麼?”
“看過。”
“那...你沒有拿錯給我們吧?”
“沒有。”
那人聞言和左右交換了一下眼神,隨後說道:“那麼,如此無聊的手段,那一位真的相信行得通?”
意料之中的事情,安吐羅聞言反問:“此話怎講?”
“哎喲,你自己也清楚的,何必問我呢?”
安吐羅聞言笑著搖搖頭:“說說,也許我想的,和你想的不一樣。”
“這不是明擺著麼?按說那一位不至於如此....呃...我就說說吧,官府,想加強東西市的管理,想平抑物價,想收更多的商稅,是不是,可你看看,這章程裡說的制度,哪一樣有實用?”
“吶,這條,外地客商入城,得根據貨物價值繳稅,呵呵,我都不用太折騰,就有幾個辦法繞過去。”
“牙商必須在市署登記,得獲得允許才能經商,而外來客商的貨物,優先售賣於牙商,但牙商的收購價不得過低,且交易額必須登記,嘖嘖,這規定有何用?”
“東西市的坐商要進貨,必須從牙商那裡進,但牙商的售價,不得超過一定額度,然後交易額也必須登記,你看看,這規定不是擺設麼?”
“我知道,官府這麼做,是想透過加強管理牙商,登記進貨量、銷售量,以此作為收稅的基準,聽上去不錯,可你覺得呢?這不是笑話麼?”
“我,就是隨便一想,便能想出許多方法繞開這些規定,賣幾萬貫的貨物,市署,一文錢的稅都別想收!”
側耳傾聽的安吐羅看看其他人,見了幾位的表情,便知道大家也是持著這種觀點。
那人喝了口葡萄酒,繼續說道:“唉,我知道,真要一文錢的稅都收不上來,那一位肯定不高興,你也為難,到時候大家都要倒黴,所以,何必呢?”
“那一位真想多收稅,想要政績,也別這麼麻煩,弄什麼新花樣,你把數目說一下,我們大家分擔些,每月都去市署交,一文不少。”
“你說的沒錯,只是這些手段,有和沒有差不多。”安吐羅說完,看著友人,笑起來,“但是,官府的手段不止這些。”
他拍拍手,一旁的僕人見狀走出去,片刻後幾名侍女提著籃子入內,將一籃籃書籍放到每個客人的身邊。
安吐羅抬手示意:“大家看看,這些書很厚,每一本書都和磚頭般,隨便拿一本看看,仔細看看。”
大家都看得懂漢字,所以拿起宛若磚頭的書看起來,看著看著,呼吸急促,看著看著,面色發白。
方才提出疑問的男子,擦了擦額頭上冒出的冷汗,看向安吐羅:“這這,這不能啊!”
“那一....官府這是瘋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