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一百七十一章 備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七十一章 備戰 (1 / 2)

午後,精神有些不振的宇文溫正在側殿內伏案打盹,一會他要在政事堂與政事堂諸公商議國家大事,身為君主,不可以在臣下面前失儀,所以現在抓緊時間休息一下,免得一會哈欠連天有失體面。

昨晚他熬夜寫劇情大綱,文思如泉湧,一不留神耽誤了睡眠,今早起來處理事務到現在,不得絲毫空閒偷懶。

想到待會可能要和一群中老年人論戰,有些疲憊的宇文溫瞬間來了精神,馬上拿出小本本,把一會論戰爆發後的應對要點再溫習一遍。

身為皇帝的宇文溫,如此喜歡和大臣吵架,倒不是因為話癆,而是他本著“以德服人”的“執政宗旨”,要廣開言路,讓大臣暢所欲言,雖然這麼做會弄出很多“噪音”,但身為皇帝,就得耐著性子聽下去。

忠言逆耳,良藥苦口,這八個字誰都懂,但要實行起來卻很難。

宇文溫當然不是受虐狂,不是什麼奇談怪論都能入他耳朵,麾下有得力干將作為喉舌吶喊助威,諸如現在在京的鄭通、郝吳伯、劉炫、劉焯等潛邸舊人,還有煥發政治第二春的李德林,別人要和他吵,得先過這幾人的關。

若以年齡段劃分,年逾七旬的李德林是“老”,四十到六十歲之間的鄭通、劉炫、劉焯是“中”,郝吳伯是“青”,涵蓋了“老、中、青”三個年齡段。

宇文溫麾下的辯論陣容,有學霸,有官場老手,還有政務能人,尋常論戰不落下風,很少有需要他親自出馬的時候。

但今天,情況有些不一樣,所以他要做好準備。

沒有人可以在學問上駁倒二劉,真有人能夠駁倒這兩位學霸,說明靠的不是學問,而是事務,故而短處是文學功底的宇文溫,不怕任何對手。

今日在政事堂議事的高官,雖然基本能文能武(帶兵),但沒有一個莽夫,全都是中老年人,宇文溫對於如何對付中老年人有秘訣,首先就是帶節奏。

不是無理取鬧、撒潑式的帶節奏,這樣太不體面了,宇文溫慣用的辯論技巧,就是用大量數字(資料)來擾亂對手的思路。

畢竟人年紀大了反應就會慢,若是談到具體的一大堆數字,反應就只能更慢,而涉及到大量數字構成的種種“事實”,光是快速理解,就不是如今的中老年人能夠迅速完成的。

而宇文溫不一樣,各種數字(資料)信手拈來,不看資料就能對答如流並且反問,從氣勢上就壓對手一籌,而他更擅長的就是斷章取義。

從一組複雜的數字(資料)中,有選擇性的挑出幾個來說事,對方很容易被他這種手段帶節奏,然後就跟著他的節奏走,方寸大亂。

所以宇文溫此時在溫習相關資料。

資料,來自即將動工的通濟渠。

正如原本歷史上的那條“通濟渠”一般,如今朝廷要修的通濟渠,是溝通黃河與淮水的人工運河,全長超過一千三百里,一旦通航,東南以至江南地區的糧食就能很方便的運往洛陽,供給關中。

歷史上隋煬帝楊廣修建永濟渠、通濟渠,從長遠角度來說並沒有錯,錯就錯在急功近利,徵發百萬平民在短短時間內把這兩條運河修完,弄得許多百姓家破人亡,民怨四起。

宇文溫當然要避免“重蹈覆轍”,但他依舊雄心勃勃,要在永濟渠通航的當年,開工修建通濟渠,一系列問題由此而來。

宇文溫要珍惜民力,所以不打算為了省錢,徵發河南、兩淮百姓長期服勞役修運河,修建通濟渠的主要勞動力,將是僱工,每個工作日都是要計工錢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