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一百二十二章 飛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二十二章 飛線 (1 / 3)

山嶺間,光黃鐵路宛若一條巨蛇穿行著,蛇身蜿蜒,自南向北,看不到頭,一列列有軌馬車正緩緩行駛在鐵路上,將大量貨物運往大北山北麓的光州光城。

幾列貨運馬車之中夾著一列“公務”馬車,這列馬車隨著車隊浩浩蕩蕩向北行駛,坐在車廂裡的新任譙州刺史唐鑑,與同行的兵部員外郎厙狄鈞熱烈交談著。

光黃鐵路天下聞名,唐鑑是第一次見識這條耗資不菲的鐵路,雖然他不是第一次乘坐有軌馬車,卻依舊對有軌馬車的一切頗感興趣。

而多次“路過”光黃鐵路的厙狄鈞,便充當起“導遊”,為唐鑑介紹沿途站點及風景來。

光黃鐵路自開通以來,運輸量與日俱增,這條鐵路以貨運為主,客運較少,且基本為“公務客運”,只有外出公幹的官吏、驛使們有資格乘坐客運馬車。

當然,往返於大別山南北麓公幹的朝廷命官及其家屬也有資格乘坐,唐鑑和厙狄鈞便是這種情況。

厙狄鈞此時所介紹的內情,就是光黃鐵路的貨運情況,這不是什麼機密,反而經過報紙的不斷宣傳,讓許多人都知道光黃鐵路很熱鬧。

自鐵路通車之日起,每日都有大量貨物經由這條鐵路往返於大別山南北兩邊,光黃鐵路如預期那樣成為一條重要的運輸線。

這條運輸線極大的縮短了黃州和光州之間的陸上行程,讓大宗貨物的運輸成本明顯降低,而運輸所需時間也明顯縮短,自通車之日起,鐵路的使用率就很高。

光黃鐵路的南端是黃州西陽,每日都有大量貨物裝車,隨後前往北端的光州光城,因為需求量大,貨運馬車的車次安排得滿滿當當,不分晝夜都有馬車在這條鐵路上行駛。

鐵路只有一條,同時有那麼多馬車在對向行駛,這就涉及到“排程”,而拉車的馬匹,每走一段距離就要更換,這也需要整體“排程”,所以為了維持光黃鐵路的正常運轉,朝廷專門設定了一個官署來管理這條重要的運輸線。

這個官署就是光黃道轉運司,而其主官光黃道轉運使,肩負確保光黃鐵路通暢的重任,無論如何都要讓這條運輸線正常運營。

而光黃道轉運使厙狄士文,就是厙狄鈞的父親。

所以厙狄鈞說起光黃鐵路來頭頭是道,讓唐鑑提出的許多問題得到了解答。

他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如今在朝野內外議論紛紛的一項新事物,這個新事物的出現,讓人覺得難以置信。

新事物就是電報,一種不可思議的通訊方式,自問世時起就讓所有人瞠目結舌。

電報據說是靠“飛線”傳遞訊息,瞬間可將訊息傳上數百甚至上千裡,比送信的驛使快得多。

如今電報出現在光黃鐵路上,南端是黃州西陽,北端是光州光城,按照光黃道轉運使上奏的奏章,電報的通行速度極快,訊息在西陽發出,幾乎是同時,光城就收到了。

這種神奇的通訊方式,讓所有人都好奇起來,因為有了報紙,所以電報這一新生事物很快便傳得人所眾知,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東西具體是如何運作的。

他們透過看報紙知道電報需要架設“飛線”,也就是用一根根木杆將一條連綿不斷的長線架起來,讓其翻山越嶺,跨越河流、溝壑,正是因為這條線如同有翅膀一般飛越所有障礙,所以稱為“飛線”。

此時此刻,唐鑑看著窗外鐵路旁那和鐵軌形影不離的“飛線”,看著一根根高高的木杆,不由得愈發好奇:

“鋪設這種飛線,得要多少費用?平日裡維護起來,怕是頗為費勁吧?”

唐鑑所問,事關機密,所以厙狄鈞只是粗略的點了一下:“鋪設飛線的費用當然貴,維護起來也不省心,否則朝廷早就把飛線從長安拉到晉陽、洛陽、鄴城、成都,甚至江陵了。”

“屆時邊疆稍有風吹草動,中樞當日或者次日就能知曉,隨後下達的詔令,當日或者次日就能抵達邊疆,如此通訊方式真是方便至極,就是太貴了,又容易因為各種意外而斷線.....”

“長距離電報耗資巨大,朝廷財政無法承擔,但短距離電報通訊倒是可行,尤其開辦民間電報業務,那可真是一舉兩得。”

“訊息很值錢,對於商賈看來說尤其如此,他們對於電報業務有強烈需求,畢竟做買賣,訊息的及時性比什麼都值錢,很可能一個不留神,自己就虧了成千上萬貫,所以如今黃州和光州的電報局,可是被人踏破門檻了。”

“經營民用電報業務所得費用,扣去電報局的開支,餘款用來補貼整條線路的維護,分擔了過半的財政支出。”

唐鑑聽了之後愈發好奇:“電報真的那麼神奇麼?我聽說發電報的費用不菲,一個字十文錢?”

“對,加急的話,是二十文一個字,確保當日發,接收人當日就拿到訊息。”

說到電報,厙狄鈞還提到電報對於鐵路排程的幫助。

光黃鐵路在設計時,就考慮到了各車次之間的排程問題,那就是靠裝備望遠鏡及旗語裝置的“光學訊息中轉站”,而隨著電報的開通,車輛的排程效率提高了許多。

飛線是沿著鐵路佈設的,所以沿途各站點都設了電報站,隨時將有軌馬車的執行情況上報,或者接收總排程的指示,調整各車次在本站的停靠時間及確定是否讓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