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師”所想,正是宇文化及所想,他此次來漢沔,就是想順便現場考察,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辦法,或者找到合適的“合夥人”,一起發財。
想著想著,什麼“二郎死得好慘”、“尉遲姊妹不得好死”,不知不覺就被他拋諸腦後了。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宇文化及來到漢沔,是親眼看見阡陌連天,看著大片大片曾經的荒地,變成了一眼望不到頭的農田,如此“刺激”的場景,讓他和許多同僚們眼都變綠了。
宛若飢腸轆轆的餓狼,看到一大群肥羊那樣蠢蠢欲動,但是這群肥羊有羊圈圈著,還有猛虎守著,不能隨便動。
想吃羊,可以,“排隊搖號”,但宇文化及和其他人一直在找羊圈的破綻,以便時不時鑽進去拖幾隻肥羊出來。
他成日裡琢磨破綻,卻發現一個問題:糧價連年下跌,如今已跌到一個讓人覺得驚悚的價位。
每石/斛粗米(沒去殼的米),在漢沔地區的批發價是五十文。
而在七八年前,這樣的米,在漢沔地區,售價是每石二百文左右。
當然,那時還在打仗,年景一般,每石粗米二百文的價格很正常,而這數十年間,荊襄地區(包括漢沔地區)也有過豐年時米價跌過百文的情況。
考慮到漢沔地區的農田越來越多,而一年兩熟的交州稻其種植面積也越來越廣,所以當地糧食產量逐年遞增,稻米價格大幅下降倒也是必然。
只是沒人想到年景尋常的這兩年,在漢沔地區,米價能低到如此地步。
宇文化及仔細研究手下收集上來的許多資訊之後,隱約覺得似乎有人在刻意壓米價。
那麼這個人是誰?
是天子麼?
宇文化及不太確定,因為谷貴傷民,穀賤傷農,糧價下來了,對於尋常百姓是好訊息,但對於農戶來說是噩耗,情況嚴重的話,會導致大量農民破產,名下土地被兼併。
兼併土地的當然是世家門閥、強宗著姓,這些大戶兼併土地後必然隱瞞真實田畝數,因此導致朝廷的稅收大量損失。
這種情況,不該是天子想看到的。
宇文化及知道,如今正是皇朝對外用兵的關鍵時期,有西北的突厥要解決,這要調動大量軍隊出擊,他父親宇文述如今就作為行軍總管,在草原上征戰。
又有東面的高句麗要解決,皇朝遲早也要對遼東大規模用兵,這都需要大量糧食,而一旦國內出現穀賤傷農、大量農戶破產的情況,對於糧食產量是很嚴重的影響。
宇文化及覺得自己能看出的問題,天子沒道理看不出來,所以天子不太可能是糧價長期走低的主謀。
但若是有人敢蓄意造成“穀賤傷農”的局面,這局面還是在至關重要的漢沔地區出現,天子按說不該坐視不管。
然而現在就是糧價低得令人髮指,天子實地考察了,知道了,卻沒有絲毫要解決問題的意向。
想著想著,宇文化及疑惑起來,他覺得那位“上師”,一定也想搞清楚其中的門門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