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軍隊的兵馬有數萬之眾,浩浩蕩蕩南下,沿途大張旗鼓,此舉就是要讓周軍細作探得明白。
而與此同時,又有小股精銳士兵先行出發,要趁著建安周寇以為官軍尚有幾日抵達之際,來個出其不意。
如今夜色漸濃,已是深夜時分,準備良久的高句麗士兵,開始向山上建安城摸去。
建安城築在南北兩條起伏的山脊上,週迴十餘里,城牆為土石築成,呈不規則的長方形,西寬東窄,他們只要從“腰部”摸進城,很快就能將城內周寇一分為二。
城內宛若窪地,東高西低,中間有一小山,頂部比較平坦,是全城的防禦核心,在那上面可以很方便的指揮全城防守,想來會是敵人主帥紮營的地方。
這就是高句麗精銳的主要進攻目標,只要趁夜摸進城,突擊小山頂部營帳,就一定能將敵軍主將抓獲或者幹掉,到時候周寇沒了首領,必然大亂。
去年,周寇趁著大雨摸了卑沙城,這次,他們要以牙還牙。
。。。。。。
清晨,陽光灑在血跡斑斑的地面上,已經凝固的血跡紅裡帶黑,而倒在地上計程車兵,身上兜鍪、鎧甲都已經被剝下來,身上任何值錢的東西,也都被搜刮得一乾二淨。
一個個胸懷怒火的高句麗士兵,如今都已沒了氣息,光溜溜躺在冰冷的地上,宛若一隻只被割喉、放血的野豬。
戰鬥在半夜爆發,在凌晨時結束,獵人變成了獵物,獵物變成了獵人,戰鬥結果一邊倒,沒有什麼懸念。
高句麗大軍南下,聲勢浩大,按其行軍速度尚有數日才能抵達建安城外,一場惡戰那時才會打響,然而對方很有可能派出小股精銳提前出發,乘著己方不備實行偷襲。
這是周國將領們戰前的預測,如今化為現實,半夜摸進城的高句麗精銳,被守株待兔的周軍士兵輕易擊潰,然後就是一邊倒的“砍瓜切菜”。
黑燈瞎火的抓俘虜麻煩,所以周軍士兵下了死手,只要雙肩沒有綁著白布帶作為標誌的人,統統往死裡射,待得天亮之後,建安城內外到處都是死去的高句麗士兵。
也許有些許漏網之魚逃了,但周軍將士不在乎,至於殺掉跪地求饒的高句麗士兵,此舉可能會被朝廷裡的“有識之士”發難,但他們才不會管。
殺俘太殘暴,這只是對於官軍將士而言,而如今建安城內的周軍,實際上不是官軍,他們是北洋貿易公司僱傭的武裝人員,和保護商隊的保鏢差不多。
既然不是官軍,大家就不是正經軍人,那些官軍必須嚴格遵守的軍紀,就沒必要講究太多。
處置戰俘是這樣,處置其他戰利品也是如此,北洋貿易公司,有自己的“規矩”。
城內小山上響起鐘聲,那是主將發號施令,讓大家趕緊收拾收拾,馬上撤軍,放棄建安城,帶著戰利品下山,到海邊登船,打道回府。
從建安城裡搜刮的金銀珠寶、錢糧布帛,如今都已裝車,等待啟運,而被勝利者分配並“享用”的女人們,如今頭散發、雙腿發軟,被新主人們扛上車,蜷縮著身體,驚恐的看著四周。
馬車緩緩動起來,沿著小路下山,將她們帶離建安,前往異國他鄉。
隨行的武裝人員,看著各種戰利品,又看看一個個帶著鐐銬的俘虜,還有車上那低頭哭泣的女人們,大家都覺得心滿意足。
公司有規定,能者多勞,多勞多得,大家靠本事搶來的戰利品,想怎麼處置,就怎麼處置。
北洋貿易公司對高句麗建安城發動的進攻,目的是“搶劫”,搶夠了,隊伍自然就撤了,沒必要和高句麗大軍死磕。
大家給北洋貿易公司賣命,不是為了什麼聽不懂的“國家大義”,純粹是為了北洋貿易公司許下的“買命錢”,還有那一句口號:
“到遼東去,憑本事搶錢、搶糧、搶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