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九十一章 憂慮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一章 憂慮 (1 / 2)

連日大雪終於停歇,柳城內再度熱鬧起來,百姓紛紛走出家門,開始清理積雪,屋頂上的積雪必須及時清理,否則堆積太多會壓垮房屋,街道上的積雪同樣要清掃,不然路都沒法走。

雖然是隆冬時節,但前來柳城互市的蕃族依舊絡繹不絕,他們帶著皮貨、人參等方物,到柳城換取鐵鍋、布帛等中原產出,需求量很大,嚴寒擋都擋不住。

隨著邊市的興旺,柳城也變得越來越有人氣,雖然這裡冬天滴水成冰,但越來越熱的人氣彷彿驅散了寒氣,雪後的街道上熙熙攘攘,城內居民沒有縮在房裡避寒,而是走出家門,感受著冬日的喧囂。

官署前,辦完公務的職方郎中韋雲起走出大門,沒有回下榻的驛館,而是向城內市集走去。

地上積雪尚未清理乾淨,走上去有些滑,不過韋雲起沒有騎馬,就這麼走著。

隨從見狀只能牽著馬跟在後邊慢慢走,韋雲起邊走邊看,看著街道兩旁的建築,似乎要從一座座新建民房中間,看到當年龍城舊址的痕跡。

然而這幾年柳城大變樣,原本的城池輪廓已經漸漸模糊。韋雲起知道自己在城裡怕是找不到太多當年燕國故都的痕跡來。

營州柳城,當年曾為慕容燕國(前燕)的國都龍城,又稱“黃龍城”,那時慕容燕國初創,在此築城,營建宗廟、宮闕,隨後遷都於此。

後來燕國遷都薊以後,建留臺於龍城。

燕國復興之後(後燕),復以龍城為都。

到了馮氏的燕國(北燕),亦是以此為都。

後來魏國滅燕,在龍城設鎮,後改鎮為州,是為營州。

魏分東西,變成周、齊對峙,周國滅齊後,齊營州刺史高保寧拒絕了周國的勸降,又從突厥迎回宗室高紹義,擁立為帝,沿用齊國武平年號。

高保寧的垂死掙扎只不過持續了幾年便宣告失敗,營州被周國納入治下,卻一直不太平。

營州東面是高句麗,東北面為靺鞨各部,北偏西是契丹各部,西北面是奚族各部,再往西就是突厥的地盤,如此錯綜複雜的地理位置,讓柳城成了邊市的最佳地點,各蕃部到柳城開展互市,換取中原物產。

然而買賣人和剪徑強人是一體雙面,同一撥人今天能以物易物做買賣,明天可能用布蒙了臉,殺人越貨搞搶劫。

正是因為如此,營州可謂每年都不太平,一方面是邊市買賣紅火,好訊息不斷;一方面是狼煙驟起,邊將告急不絕。

營州局勢越來越好還是逐漸惡化?

這問題弄得那些搞不清楚營州實際情況的人們一頭霧水,韋雲起自己倒是對此有了一個清醒的認識:機遇和風險並存。

朝廷遲早要對遼東用兵,這是越來越明顯的事實,所以對於遼西重鎮柳城的建設,朝廷這幾年一直都很上心,持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增加駐軍並改、擴建城池。

柳城的變化,年年都不一樣,韋雲起在長安時,看過不少職方司匯總的柳城輿圖和“風景素描”,雖然身在千里之外,卻如同身臨其境,“親眼”見證了柳城的脫胎換骨。

因為有靺鞨部落南下內附,在柳城旁定居,兵部便派出職方司官員到柳城巡視,看看具體情況如何。

職方司,掌地圖、城隍、鎮戎,烽候、防人道路之遠近及四夷歸化事宜,所以管這種事實乃名正言順。

韋雲起不是第一次來柳城,之前觀軍容使巡視幽燕時,韋雲起就作為隨員來過柳城,如今“故地重遊”,見著愈發繁榮的柳城,他感慨之餘,是深深的憂慮。

一頭猛虎長得膘肥體壯,百獸只會愈發敬畏;可若是牛羊長得膘肥體壯,那麼只會引來餓狼圍攻。

如今的柳城,因為邊市越來越興旺,所以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蕃族前來互市,城內身份模糊的流動人口越來越多,管理起來很麻煩,也很危險。

柳城外圍有官軍營寨,作為城池的屏障,駐紮營寨的官軍會對接近柳城的蕃民進行盤查,以確保城池安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