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豆腐乳作坊正式投產,大批次製作豆腐乳,有著良好的盈利前景。
作為幕後推手,宇文溫對於作坊的情況很滿意,但心中那淡淡的憂傷依舊揮之不去。
又咬了一口青腐乳,他有些黯然:誰想要青豆腐,我想要的是青黴素啊!
青黴素,音譯為盤尼西林,是抗菌素,為救命神藥,有了這玩意,在這個時代被視為絕症的肺癆,就不再可怕了。
除此之外,什麼傷口化膿,什麼細菌感染造成的絕症,全都是浮雲。
宇文溫害怕自己和家人染上肺癆,落得不治身亡的下場,又害怕自己和兒子們在戰場上不慎受傷,結果創口化膿,最後高燒不退而死,所以明知難度很大,還是想製取青黴素。
土法制取青黴素,全套流程我在電視上看過的,所以不是不可能的喲!
宇文溫如是想,他根據自己看過的某電視劇,裡面就見過如何用土法制取青黴素。
於是他開始了製取青黴素的偉大曆程,為此投入了無數人力物力財力,耗時十餘年,終於獲得了青黴...青黴菌製成的豆腐乳。
青黴素?不存在的。
雖然他的技術員靠著“窮舉法”確實培養出了能滅黴菌的青黴,但想要有效提取青黴素,根本就不可能,更別說毒性鑑別,這根本就做不到。
技術上的巨大壁壘,不是宇文溫這種外行靠著“看電視學制青黴素”就能搞定的,他的雄心壯志註定就是一場迷夢。
雖然事情已經過去,自己也放棄了製取青黴素的野心,但往事不堪回首,想到這裡,宇文溫還是覺得心在滴血:為了製取青黴素而燒掉的錢,拿來揮霍的話不知道有多爽啊!
研發新藥“青黴素”失敗,藥商宇文溫虧得吐血之餘,只能想辦法儘量彌補損失,好歹回一些本。
因為研發青黴素,讓宇文溫擁有了初級的“細菌實驗室”,培養出一群微生物學技術員,靠著顯微鏡這一利器,這些技術人員對於微生物的世界有了初步的認識。
為了提取青黴素而不斷努力的技術員們,具備了繼續研究微生物的基礎素質,於是實驗室“轉行”,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盈利技術,其中之一就是豆腐乳產業。
其二是釀造,如今開始流行的麥酒(啤酒)“亳州馬尿”,其釀酒神曲和釀酒工藝,就是成果之一。
其三,就是酵母批次生產。
想到酵母,宇文溫低落的情緒回覆許多,酵母作坊生產的酵母,用來發面效果驚人,這在以麵食為主食的地區大受歡迎。
酵母作坊硬是靠著大批次賣酵母,實現了薄利多銷,變成宇文溫眾多產業之中又一隻下金蛋的雞。
有心栽花花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蔭,意料之外的酵母產業,讓宇文溫得以慢慢彌補因為製取青黴素而造成的鉅額虧損。
宇文溫費盡心思讓黃州產業來個“產業轉移”,在鄴城開分號,目的就是為了賺錢,而在賺錢的同時,要讓大量的無地百姓吸引到城市裡來,靠著“做工“養活自己和家人。
大興實業,一舉多得的好事,利國利民。
想著想著,宇文溫心情又好了些,狠狠咬了一口紅腐乳,隨後心中暗暗發誓:研發青黴素的虧空,我一定要補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