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二百七十一章 債臺高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七十一章 債臺高築? (2 / 2)

所以,本意是利民貸的青苗貸,實行之後變成“禍民貸”,這是宇文溫要引以為戒的教訓。

他要在河南地區推行青苗貸,卻不打算以行政手段強制推行,因為他不相信各地地方官府的節操,所以依靠的是“有活力的民間組織”——日興昌櫃坊。

宇文溫對日興昌櫃坊“從業人員”的節操有信心,他認為靠日興昌來放青苗貸,至少要比靠各級地方官府放貸可靠得多。

而且有了這個白手套,辦起事來很方便,在放貸時儘可能減少中間環節,讓櫃坊和有借貸需求的農戶直接打交道,避免對方被盤剝,不會為此增加更多負擔。

宇文溫的構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日興昌在河南沒有根基,一上來就把攤子鋪那麼大,抗壓能力很弱,一不留神就要倒黴,到時候連帶著他都要倒黴。

但宇文溫還是要推行青苗貸,他就是要和那些民間高利貸競爭,而官府放貸公廨錢,暫緩。

日興昌在山南已經推出青苗貸業務,效果不錯,有了豐富的經驗,所以在河南開展放貸業務,有很強的可操作性,但宇文溫知道,青苗貸那一分到二分的利還是太高了。

日興昌的青苗貸,若將利息做橫向對比已經是很有良心,但對於廣大農戶來說,種田的利潤率(以普通畝產土地計),根本就達不到二分。

也就是說,河南各地農戶,只要按著一到二分的利息向日興昌借青苗貸,絕大部分人就一定會虧。

然而宇文溫急著推行青苗貸,並不是要藉機斂財、兼併土地,是真心要利民,所以,他向日興昌的大股東們做出了一個“建議”,那就是在河南各地推行的青苗貸,利息一律是二厘。

這種低得令人不敢相信的利息,足以讓任何民間借貸者失去競爭力,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巨大的利潤缺口,因為日興昌為了大規模吸納錢糧以便在河南放貸,給“投資者”們開出的回報率是二分二厘。

再加上日興昌自己也要盈利,要給股東們分紅,所以實際的差值有十幾倍。

日興昌在河南又不是做暴利的海貿,這利潤缺口可不是鬧著玩的,一旦無法兌現,對於日興昌的信用將是毀滅性打擊。

日興昌的信用在山南荊襄地區已經建立起來,如今因為靠山西陽王又很可能坐鎮河南,所以各地豪強、大戶對日興昌在河南的“盈利前景”十分看好。

他們對日興昌許諾的回報率很感興趣,“投資額”持續翻番,但到了明年年底兌現時,如此巨大的利潤缺口,一旦無法用盈利來填,宇文溫就是砸鍋賣鐵都填不完。

而他之所以還要這麼做並讓大股東們同意一起跟著“浪”,不是靠著“大發淫威”逼對方就範,而是設計了一套複雜的“盈利業務套餐”,又做出了一番複雜的利潤計算,用盈利前景(理論)說服了大股東們。

而這也意味著,一旦青苗貸搞砸,不但日興昌完蛋,宇文溫的信用也完了。

姬周時,周赧王欠債很多無法償還,被債主逼得躲在一座臺上,故而有了“債臺高築”的成語,如今的周國,會有西陽王因為欠債無法償還,再來一個“債臺高築”麼?

看著厚厚一沓資料,宇文溫輕輕笑起來:“這怎麼可能?”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