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未來幾年,朝廷可能要對南中用兵,平定爨氏等當地大姓可能出現的叛亂,宇文明想聽聽宇文溫的看法,看看對方有什麼將領舉薦。
宇文溫強力推薦史萬歲,因為“歷史證明”,史萬歲能夠勝任平叛重任。
至於某個瑕疵,他會提醒對方注意。
史萬歲是宇文溫的人,宇文明當然知道,不過他對史萬歲的能力很認同,而現在向弟弟問人選也不是裝模作樣,因為他真的想要有一番作為。
中原一統,但不代表高枕無憂,內患沒了,但邊患依舊。
來自草原上的威脅必須解決,而佔據遼東的高句麗,同樣要解決,收復漢四郡的赫赫大功,同樣可以讓他名垂青史,為後人津津樂道。
宇文明遲早要御宇天下,別人可能以為他當了天子就心滿意足,然而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宇文明當然有宏圖偉略,想要成為名垂青史的一代帝王,而不是滿足於當個安樂天子。
到時候,就得解決這些問題,所以現在就得早做打算。
弟弟宇文溫,能文能武,對於他來說,即是威脅,也是助力,如何做好平衡,是必須解決的問題。
如今,宇文溫老老實實去廣陵,事情算是圓滿解決,宇文明如釋重負。
他覺得宇文溫善戰也善經營,到了廣陵,必然能把江南經營成財賦充裕之地,卻因為先天不足,無法割據江南,對抗朝廷。
所謂先天不足,就是治所廣陵位於江北,而不是在江南建康,一旦宇文溫有異動,朝廷大軍呼嘯南下,可以快速穿越兩淮,兵臨廣陵城下。
與此同時,上游荊襄水師南下,切斷廣陵後路,宇文溫想要憑藉孤城廣陵對抗朝廷大軍,那是妄想。
而退往江南,江南已無建康,除了遠遁嶺表,宇文溫別無選擇。
宇文明當然不願意兄弟之間走到那一步,而如此態勢下,弟弟想來會冷靜許多,安心當個富貴藩王,做朝廷的強藩,而不是威脅。
當然,若宇文溫真要作亂,還一路反推攻入關中,宇文明覺得自己在坐擁河北、河東、關中、蜀地、山南甚至河南的前提下,都無法解決宇文溫,那就說明他沒資格坐這個位置。
現在,宇文明打算精心準備數年,與民修生養息,待得倉稟足、兵強馬壯、國力充沛,他的宏圖偉略,就能施展了。
宇文溫見著兄長心情不錯,便趁熱打鐵:“兄長,廣州總管楊濟,任職多年,雖然深得民心,但總歸要提防尾大不掉,廣州總管,是不是該換人了?”
“廣州總管?”
宇文明腦海裡浮現出一張張風景素描,嶺表廣州,有海貿之利,據說廣州刺史從城門過一趟,兜裡就多了幾千錢。
楊濟任廣州總管已有五年,按說是該動一動了,任何朝廷治下,一般情況下都不能讓某個方鎮大員長期任職一處,免得尾大不掉。
而楊濟這幾年來,年年上表陳情,自述因娶冼氏女為婦,不宜久任廣州總管一職,希望朝廷另選賢能。
但嶺表煙瘴之地,許多人聞之色變,視去嶺表當官為畏途,楊濟在廣州總管任上政績突出、表現出色,若換人,那新任廣州總管的能力不能差,可一般這樣的人年紀都比較大。
宇文明覺得,萬一新任廣州總管剛到任不久就病逝,甚至在上任路上便病逝,這可就不好了。
而廣州總管府這幾年表現不錯,財賦收入逐年遞增,而諸如白砂糖等嶺表特產在長安也越來越受歡迎,眼見著都快離不開了。
宇文明擔心如果換人不當,讓嶺表輸入中原的物產數量下降,因此造成的損失算誰的?
靠著和嶺表做買賣生利的朝中權貴可是越來越多了!
看了看宇文溫,宇文明居然有些糾結,因為他知道楊濟是宇文溫的人,弟弟如今開口給楊濟換地方,總不好拒絕。
“二郎可有廣州總管的合適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