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宇文明在書房裡繼續和弟弟宇文溫交談,弟弟即將前往廣陵、坐鎮江南,這讓宇文明十分高興,於是在對方即將離開長安之際,有些事情要商議一下。
宇文溫去了廣陵,就遠離了權力中樞,對於宇文明來說,心中一處憂慮不復存在。
但有些大事宇文明卻必須和對方通一下氣,免得到時候使者在長安、廣陵之間來回跑,浪費太多時間。
大事有很多,首要之事以後再說,而另外幾件大事,宇文明現在就向宇文溫透露,看看對方的意見。
首先是邊事,出使突厥的長孫晟已經回到長安,帶來了突厥國內的一些情況,而如何與突厥相處,會是周國接下來要面臨的問題。
這幾年,中原戰亂不休,而突厥國內同樣紛爭不斷,如今中原塵埃落定,草原,同樣塵埃落定。
六年前,突厥葉護可汗(阿史那·處羅侯)西征波斯時陣亡,可賀敦、千金公主宇文氏輾轉回到中原,而突厥國內亂成一團,大小可汗為了可汗之位,鬥得昏天黑地。
如今,分出勝負了。
突厥,依舊分為東西突厥,東突厥可汗為都藍可汗,即阿史那·雍虞閭,雍虞閭為處羅侯之侄、沙缽略可汗之子。
西突厥這邊是泥利可汗做主,東西突厥可汗關係不怎麼樣,明面上和和氣氣,暗地裡相互拆臺,大概是鬥而不破的樣子。
現在,都藍可汗大概控制了東突厥的局勢,據長孫晟所述,此人對於中原的態度模稜兩可,很可能為了立威,對周國發動試探性進攻。
所以,如何應對突厥的威脅,是宇文明必須考慮的問題,是與對方和親、虛與委蛇,還是真刀真槍打一仗、讓對方認清事實,朝廷必須做出選擇。
宇文溫聽到“和親”兩個字眼皮就跳,首先他不喜歡這個詞,其次,和親的話,誰出塞?
宗室之中,如今也就宇文明、宇文溫有未婚嫁的女兒(未成年),真要搞和親,宇文溫有很大機率成為突厥可汗的岳父。
他本人對套馬的漢子沒什麼偏見,可一想到自己的女兒將來要出塞,身為父親的宇文溫就捨不得。
當然,雖然和親聽上去屈辱了一些,但在這個時代是很正常的外交手段,不過宇文溫就是不爽,覺著男人不努力,僅靠女人去維繫邦交,簡直是奇恥大辱。
“兄長,和親什麼的,稍後再說,一上來就和親,怕不是要被人看輕了,我覺得,真要打那就打,打上一仗,讓他們冷靜些才好說話。”
“嗯,我也覺得該如此。”
宇文明同意宇文溫的看法,他覺得自己沒道理示弱,一旦突厥看不清現實,那麼先打一仗再考慮其他事情,不然一上來就和親,對方只會得寸進尺,提出更多無理要求。
打,是一定要打的,但要用對將領,宇文明現在和弟弟商量,就是看看對方有什麼人選推薦。
宇文溫當然有人選,史萬歲當仁不讓,薛世雄也行,共事過的楊素自然也是沒問題的,至於他常用的其他將領,說實話對於騎兵作戰不是很擅長。
騎兵作戰,對於將領的要求很高,甚至還講天分,在大草原上大範圍移動作戰,一不留神就會迷路或者被伏擊,甚至敵人都沒見到,自己就渴死在荒漠裡。
所以在草原上作戰和中原不同,不是那塊料的話,硬上場就是送死。
宇文溫提名的將領,宇文明多有了解,而他不止要應對草原上的威脅,還有一處邊患未來可能需要解決。
那就是南中。
南中,即後世雲南地區,此時的南中,雖然名義上為周國國土,但實際上當地豪強大姓說了算,他們頂著刺史、郡守的名號,各行其是。
朝廷?不過是一尊泥胎塑像。
這樣的局面,百餘年前就是了,當時的南中,名義上臣服建康朝廷,而建康朝廷忙著對付北面,無暇顧及南中。
如今,南中情況依舊,而當地大姓爨氏,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南中最強有力的大家族,開始蠢蠢欲動,不滿足於當週國的刺史、郡守了。
爨氏首領爨翫,現任昆州刺史,總總跡象表明,這位野心膨脹,有了不該有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