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正月等人看著宇文溫,沒一個人反應過來,他們想不明白,大王為何這麼喜歡煤。
喜歡鐵也就罷了,畢竟鐵是好東西,可那黑乎乎的煤有什麼大用?
煤,又稱石炭,自古就有開採,可以當做燃料,據說漢時就用於冶鐵,只是田正月等人想不明白,這東西怎麼能盈利。
對於大戶來說,不缺柴和木炭,對於尋常百姓來說,與其買煤來燒,還不如抽空去撿一些枯枝落葉當燃料,這樣肯定省錢。
所以,賣煤能盈利?
宇文溫對此當然表示肯定:“能!聽寡人的沒錯!做煤老闆...煤的買賣必然大賺!”
“但是需要時間推廣,而僅靠蒸汽抽水機,還無法刺激平頂山煤礦大規模開採,所以,得有耗煤量驚人的葉宛漕渠來刺激一下。”
“葉宛漕渠通行以後,荊州也能獲得大量廉價的平頂山燃煤,而水運的便利,甚至能讓襄州以及漢水沿岸地區也能用上較為便宜的燃煤,有助於推廣蒸汽抽水機。”
宇文溫說到這裡,意思已經很明顯,他主要就是想推廣蒸汽抽水機,為此才弄出“葉宛漕渠”這一味“大補丸”。
用蒸汽抽水機灌溉農田,利國利民,但要想要推廣,就得降低使用成本,這是最關鍵的一點,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
但再難也得做,這就是宇文溫的執念。
所以,他一方面鼓勵工匠們想辦法改進抽水機,一方面要弄出個大煤礦,為周邊地區提供廉價並且充足的煤,只要做到這兩點,推廣事宜才能做下去。
至少,在煤礦所在地的周邊地區、下游地區,做到這一點。
推廣蒸汽抽水機,能灌溉更多的農田,可以增加糧食產量,這對於極其重視糧食收入的朝廷來說,是巨大的誘惑。
那麼,朝廷為了增產增收,修建一條聽起來很厲害、實際上是雞肋的葉宛漕渠,也不是不能接受。
葉宛漕渠一旦修成,那麼葉宛道東西兩端的廣闊地區(荊襄、河南),獲取較為廉價的燃煤就成了可能,那麼在此基礎上推廣蒸汽抽水機,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聽得這一番解釋,大家總算明白宇文溫的良苦用心,話題慢慢轉到別處去了,而宇文溫實際上沒有把真實想法悉數說出來。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他這麼折騰,不是為了做煤老闆,也不僅是為了推廣蒸汽抽水機,而是另有所圖。
煤的需求劇增,於是大量煤礦出現,而採礦過程中的透水問題,使得蒸汽抽水機出現。
蒸汽抽水機在不斷地使用過程中,效率低下、耗煤量大的缺點引起廣泛關注,於是有人開始不斷改良蒸汽抽水機。
終於,有一位名為瓦特的工程師,成功改良了蒸汽抽水機。
只能用於礦山(煤礦)抽水的抽水蒸汽機,經過瓦特的改良,成了動力蒸汽機。
動力蒸汽機的出現,改變了人類歷史。
這是宇文溫所知道的歷史程序,他自己沒有能力實現抽水蒸汽機到動力蒸汽機的突破,所以,只能想辦法讓這個社會大規模開採煤礦,推廣蒸汽抽水機,然後寄希望於有人能夠實現突破。
瓦特改良蒸汽機,花了將近三十年,如果從現在開始,真要等上三十年,那也值得。
宇文溫覺得,按著正確的科技發展軌跡來佈局,肯定不會有錯。
而葉宛漕渠的可行性不成問題,因為後世的南水北調工程,一樣走的是這條線路,一樣穿過方城埡口,所以肯定不會有錯。
如果錯了....
錯的不是我,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