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葉宛漕渠若修好了,意味著葉宛道的運輸能力大幅加強,屆時無論是東邊的河南地區,還是西邊的荊襄地區,一旦發生饑荒,另一邊的糧食就能很便捷的運來救急。
這也是葉宛漕渠的主要作用。
身為執政的宇文明,當然被這美好的前景所吸引,但問題是要如何在與民生息的同時,實現葉宛漕渠的開鑿,以及平頂山煤礦、武陽鐵礦的大規模開採呢?
想到這裡,宇文明嘆了口氣,拿起弟弟的奏章再看起來。
要想與民生息不大規模徵發勞役,那麼就用僱工來開鑿葉宛漕渠,用僱工來擴大煤礦和鐵礦的開採,換句話說,官府花錢糧僱人,不需要徵發百姓服勞役。
那麼官府僱人的錢糧從哪裡來?如此宏偉的工程,要花的錢可不是小數目,朝廷到處都要花錢,沒有那麼多閒錢去修一條並不迫切需要的漕渠。
宇文溫給出的辦法,就是在鹽利上動腦筋。
換句話說,廣州總管府用“開中法”修建湞陽峽棧道的成功經驗,如今可以借鑑到葉宛漕渠的修建工程中來。
在儘可能不濫用民力的時候,官府用河東鹽利換取民間人士踴躍“投資”,以此獲得大量糧食,僱傭青壯來完成葉宛漕渠的修建。
與此同時,完成平頂山煤礦、武陽鐵礦的擴大開採。
如此複雜的操作,對於吏治的要求很高,宇文明對此不是很樂觀,但宇文溫又給出了新的解決方式,那就是組建“葉宛轉運司”,實行全權負責制。
葉宛轉運司,設轉運使一人,副使若干,首先負責葉宛漕渠的修建,待得建成之後,要負責葉宛漕渠的運營。
而若實行開中法,還得轉運司來主持具體事務,職責自然也要分明,出了什麼紕漏,轉運使和副使跑不掉。
再設立類似大冶制鐵所的冶煉、採煤機構,負責開採平頂山煤礦、武陽鐵礦,以鐵路進行連線,採用大冶制鐵所的“焦炭鍊鐵工藝”,大幅提升鐵產量。
然後大量出售煤和鐵製品,用盈利的一部分,以及漕渠收取的通行費,來維持漕渠的運營。
這樣的方案實行起來有些複雜,但卻有成功的前車之鑑,讓宇文明頗為心動,不過他還是難以理解宇文溫為何對煤的追求為何如此執著。
若真按著宇文溫這麼一搞,朝廷又得設立新的官署、官職,日後會不會導致官府出現大量冗員?
宇文明想到這裡,又想到了各地即將同時開始的考試。
冗員?按著這麼折騰下去,官員好像不夠用啊....
敲門聲傳來,佐官在門外稟報,說人已經來了,宇文明收起思緒,答道:“讓他們進來。”
宇文溫如今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莫名其妙的事情上面,這對於宇文明來說不錯,是個很好的機會,讓弟弟把心思集中在某處,他才好做出那個決定。
那件事情,拖延太久總是不好,該落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