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市舶司船隊於倭國返航時,在耽羅島海域遇襲,有五艘海船沉沒,十餘萬兩白銀及數百船員沉入海底,對此,市舶使、豳王溫震怒,派兵浮海東進、興師問罪。
王師抵達耽羅,宛若天兵天將下凡,宵小頓如鳥獸散,王師將帥經一番調查,發現貿易船隊遇襲一事內有蹊蹺,耽羅國似乎並非幕後主使。
耽羅國主高立,隨即率領文武乘船西進,抵達膠州琅琊港,親自向天朝上國解釋事情真相,澄清誤會。
市舶使、豳王宇文溫,陪同駕臨膠州的朝廷天使,接見了高立一行人。
有訊息稱,賓主雙方進行了親切友好的會談,就先前市舶司船隊在耽羅島附近海域遇襲一事,深入交換了看法,消除誤會,達成許多共識。
此次會談,市舶使、豳王溫,向高立介紹了市舶司的情況,並介紹了近幾年內市舶司對於搭建東海貿易新秩序的構想,以及對耽羅國在其中即將扮演的重要角色進行了闡述。
如今市舶司和耽羅國達成了一系列共識,這為拓展深化雙方合作提供了新機遇,豳王溫希望以耽羅國主此次訪問為契機,加深對耽羅國的瞭解,促進雙方在旅遊、貿易等領域的合作。
朝廷天使在會談中,向高立轉達了大周天子對其親切問候,對於雙方能夠化解誤會、達成共識表示欣慰,與此同時,還代表周國朝廷,做出了決定。
授高立為上開府儀同三司,耽羅王,賞絲綢一千段,粟五百石,瓷器、玻璃器皿若干。
對此,高立感激涕零,表示願為大周藩屬,世為周臣,行皇朝曆法,為皇朝鎮守東海,並主動要求送王子入朝覲見天子,聆聽天音。
又請皇朝派遣飽學之士,到耽羅教化百姓,定聲樂、禮制。
鑑於耽羅臨海地區海寇猖獗,時常襲擾沿海居民,高立懇請皇朝派兵駐紮耽羅,並設商館,以便市舶司船隊靠泊,休整。
今日,市舶使、豳王溫陪同朝廷天使,設宴款待耽羅國王高立及隨行人員,賓主共享美酒佳餚,一起觀看精彩的歌舞表演。
席間,高立看著眼前的陶瓷餐具,看看那晶瑩剔透的水晶酒杯(玻璃酒杯),看著香爐裡升起的嫋嫋青煙,又看向眼前那身材婀娜的舞姬,覺得自己好像是在做夢。
這個名叫“周”的國家,在西方的大陸上,而這個大陸數百年來換了很多國家,對於高立來說,其實不怎麼關心這些國家,他只需要和祖先那樣,在島上過著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比起西面遙遠大海對面的“中原”,他們需要重視的國家,是北面海峽對岸的百濟,高立的祖父五十多年前渡海北上,入百濟拜見對方國王,從此成為對方屬國。
屬國什麼的,對於高立來說無所謂,對方封他的祖父為“星主”,稱呼他們為“耽羅”,其實也無所謂。
反正島上的日子就那麼過著,從高立開始記事時起就是這樣,弱小的耽羅,不需要對島外的事情關注太多。
然而數月前,有一支船隊在島外海域遇襲,高立大概知道襲擊者的來頭,但認為這不關他的事,然而有人認為關他的事,百濟隨後派兵登島,說要協防,高立只能聽之任之。
他覺得百濟的軍隊驍勇善戰,水軍規模龐大,一定能擊退西面來犯的“周國”,至於百濟軍隊在島上這裡拿一些、哪裡拿一些,又搶些民女去軍營....
強者從弱者那裡拿一些東西,是很正常的事情,高立還是王子的時候,去過百濟國都,見識過對方的實力,所以沒什麼怨言。
然而,當強者遇到更強的強者,一切都不一樣了。
駐泊海港的百濟水軍,在來襲的周國水軍面前不堪一擊,許多船隻還沒來得及出港,就被對方一把火燒了,隨後登陸的周軍,表現更加兇猛。
十餘騎兵,瞬間就突破百餘百濟兵的攔截,而對方的步卒,個個身著鐵鎧,宛若鐵人一般,打得百濟軍隊大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