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二十六章 興致勃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六章 興致勃勃 (2 / 2)

對此,宇文乾鏗不以為意,因為市舶使、豳王宇文溫已經在奏章裡詳細說了沿海的情況,總而言之,商人趨利,只要有利潤,那些海商自然會想辦法組織人手出海。

市舶司,只是把這些商人組織起來,和市舶司招募的海船組成船隊,一起浮海東渡,到倭國做買賣。

船隊是在淮口(淮水入海口)出發,回航也是在淮口靠岸,至於遇難船隻上的船員,宇文乾鏗看了徐州總管楊素上呈的奏章,說這些遇難船員均已獲得東家優厚撫卹。

宇文乾鏗覺得,浮海去倭國做買賣風險確實大,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船東和船員涉險是你情我願,平安歸來就有分紅,出了事有撫卹,兩廂情願的事情,和朝廷又有何干系?

宇文化及就是這麼一說,見著天子不以為意,便沒再繼續扇陰風,而天子卻意猶未盡的繼續說著。

宇文溫在奏章裡,簡略介紹了倭國的情況,尤其對白銀的產量進行了說明,免得朝堂諸公有什麼不切實際的期盼。

倭國多山,銀礦倒是有些,但問題是白銀的年產量也就那樣,畢竟“撮爾小國”,開採白銀的能力有限,一年能有幾十萬兩的產量就不錯了。

所以,倭國並不是堆積著取之不盡的白銀,市舶司也不可能每月都能從倭國賺回來二十餘萬兩百銀,以至於能一年賺回來二百餘萬兩白銀。

更別說航海要看風信,一年到頭十二個月,不是每一個月都適合派船出海去倭國。

宇文化及不懂航海,聽了天子的說明,又有一個疑問:市舶司和物產貧瘠的倭國做買賣,長期來說利潤不高?

“非也、非也....”

宇文乾鏗開始故佈疑陣,讓宇文化及猜猜,市舶司從倭國還弄回來什麼好東西。

宇文化及看看眼前陳列的物品,除了一顆顆白花花的銀球,一些龍涎香、皮貨,就剩下一箱箱散發腥味的木箱,他聞得出這不是鹹魚(後世所稱鮑魚)的腥味,但不知箱裡裝著什麼。

宇文乾鏗讓人把箱子開啟,然後取出一疊疊類似褐色長帶的物品,不顧腥羶直接拿在手上:“倭國為島國,四面皆海,豳王說這是倭國海產,名為昆布,又稱海帶。”

“昆布?”宇文化及聽了這個詞彙,思索片刻有些不敢確定的問:“是否為始皇帝....”

“沒錯,始皇帝派徐福出海,尋訪長生不老藥,據說這長生不老藥之中,就有昆布。”

宇文乾鏗說到這裡,頗為感慨:“實際上,這只是物以稀為貴,中原不產昆布,故而訛傳為長生不老藥,然則據豳王所述,在倭國、百濟、新羅,昆布為尋常海產,沿海到處可見。”

“在這三國如野草般尋常的昆布,在中原卻珍貴異常,若低買高賣,其利潤足以充實國庫,你說,這買賣劃不划算?”

這種時候當然要點頭稱是,宇文化及見著天子興致很高,無奈的將一點小心思收起來,而宇文乾鏗依舊興致勃勃,道出另外一件事情。

市舶司的船隊前往倭國做買賣,去、回都經過一處島國,此島國名為耽羅,即中原之前所稱“州胡”、“東瀛洲”,如今據說為百濟藩屬。

而市舶司船隊回航時經過耽羅國,為耽羅海寇襲擊,以至於損失了五艘海船,其上十餘萬兩白銀,隨船沉入海底。

由此,市舶使、豳王宇文溫上奏,請求准許市舶司募集驍勇,出兵耽羅,興師問罪。

宇文化及聽了,為宇文溫居然會對於一個破島大動干戈覺得可笑,不過想想那十餘萬兩白銀,也確實讓人有些肉痛。

於是他做打聽狀:“不知對於豳王所請,陛下如何決斷?”

“當然是要懲戒一二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