屆時許昌敵軍進退失據,那麼己方和許昌南面長社城外的友軍一道,來個夾擊,必然大獲全勝。
所以鄢陵的位置很重要,許昌敵軍當然不會坐視鄢陵失守,所以己方攻打鄢陵的動作要快,所幸,從地勢上來說,從東北方向雍丘出發的己方大軍,攻打鄢陵很方便。
鄢陵位於洧水北岸,若要抵禦東北方向來的軍隊,無法以洧水作為護城河,所以,鄭八斤對於大王速攻鄢陵很有信心。
他認為,己方一定能在許昌敵軍反應過來前拿下鄢陵。
但為了以防萬一,官軍在攻打鄢陵的同時分兵一部渡河,到洧水南岸立寨,一來截斷鄢陵守軍的退路,二來攔截許昌方向來的敵軍。
凡事都要做兩手準備,雖然大家對於拿下鄢陵很有信心,但萬一戰事不利,鄢陵守軍負隅頑抗,真的撐到許昌援軍抵達,那麼預先在南岸立寨的兵馬,就能攔截對方援兵,不讓其進入鄢陵。
這是最壞的情況,鄭八斤不認為會出現,己方有各種攻城器械和攻城手段,所以在主力大舉進攻之下,區區鄢陵肯定撐不過一日。
官軍既然要在攻城的同時鋪設橋樑渡河,那麼就得提前選好渡河河段,這就是鄭八斤小隊的任務,而其他夜不收小隊,則在西陽王府張司馬的帶領下,於別處活動。
鄭八斤派人往回走,向即將抵達的大軍報告情況,他自己帶著人在洧水岸邊留守,如果發現什麼不對勁,也好及時示警。
看向遠處的鄢陵城,鄭八斤想起一個問題,那就是大王揮師直取鄢陵,到底所謂何故?
大王之前率軍駐紮雍丘,西北面百餘里外是汴州州治浚儀,有敵軍駐紮,而雍丘南面百餘里的陽夏,同樣在敵軍手中,如今大軍往西南方向進軍,可謂左右兩翼都是敵人。
拿下鄢陵後能直接威脅許昌,但鄢陵東面的扶溝以及更遠的陽夏,尚在敵人手中,大王如此用兵,鄭八斤覺得有些冒險。
一旦浚儀敵軍東進攻打雍丘,那麼駐紮鄢陵的大軍,可謂全無後路,被敵人三面包圍。
當然,鄭八斤不認為己方會打敗仗,浚儀的敵軍若進攻雍丘,那麼雍丘北面的己方滑臺友軍可以南下支援,而陽夏的敵軍若想西進,那麼陽夏東面的己方武平友軍也不會坐視不理。
最關鍵的是,鄢陵以南不過三十里外的潁水南岸,就是友軍控制區,實在不行,官軍還可以向南突圍。
所以,鄭八斤覺得這是個有驚無險的局面,而只要大王帶兵拿下鄢陵,然後解決許昌敵軍,那麼逆賊的氣數已盡,屆時官軍收復河北,太平日子就要來了。
到時候,他就去測繪隊,為各地修建河堤做貢獻,讓臨河的州郡城池都能有堅固的堤壩,大家不再受水患侵害。
想著想著,鄭八斤入了神,當手下輕輕拍他的肩膀時,甚至嚇了一跳:“何事?”
手下指著東北方向的曠野,興奮的壓低聲音說道:“頭兒,先鋒就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