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州濟陰郡,乘氏城,城外是綿延十餘里的軍營,營內旌旗如林、營帳此起彼伏,在城頭望去宛若一片波濤,中軍大帳,丞相、蜀王尉遲惇正與眾將議事。
尉遲惇年初因為染病,不得不黯然離開懸瓠北返,到現在已經過了大半年,局勢愈發惡化,而他厲兵秣馬又聚集了大軍再次南下,對手依舊是宇文溫。
他手裡的軍隊是竭盡全力才湊起來的,一旦戰敗,再也無力召集新的軍隊。
現在的尉遲家族,只剩下四支大軍,一支駐守鄴城,護衛京畿地區(鄴城所在的相州地區);一支由尉遲勤率領,在蒲津駐紮以掣肘關中、陝州,同時掩護洛陽西翼。
一支由尉遲順率領,在鄭州和宇文明對峙,護住洛陽東翼;一支就由尉遲惇率領,要對付盤踞亳州小黃的宇文溫。
一攻一守,讓尉遲惇想起去年,當時他帶著天子御駕親征,攻打盤踞豫州州治懸瓠的宇文溫,結果辦法用盡、耗了許久都無法拿下這座城池,最後被宇文溫逆轉戰局,導致邵陵之敗。
那一敗之後還多虧尉遲順領兵救火,及時制止局勢繼續惡化,尉遲惇知道自己這一次要是敗了,肯定沒人還能救火,河南局勢再無法挽回。
而他的老對手宇文溫,恐怕會故技重施,把小黃變成第二個懸瓠,以銅牆鐵壁般的防守來和他硬耗,耗得他的軍隊士氣低落、疲憊不堪之後,趁機搞偷襲,來個大逆轉。
尉遲惇會讓宇文溫故技重施麼?
絕對不會!
此時此刻,尉遲惇和眾將圍在鋪於地面的輿圖旁,規劃接下來的作戰策略。
宇文明如今在攻打長社,長社以東二百餘里就是宇文溫所在的亳州小黃,小黃再往東略偏北三百餘里,是徐州州治彭城,現在為敵軍行軍總管楊素所部兵馬佔據。
三地連成一條線,這條線以南是宇文氏控制的淮西、淮北地區。
這條線以北,西端許昌是尉遲順大軍駐紮地,中端是曹州州治左城,在朝廷(鄴城朝廷)控制之下,不久之後尉遲惇的大軍即將抵達左城。
東端是青州總管府下轄沂州,同樣在朝廷控制之下。
三點對三點,只要位於中路的尉遲惇突破小黃,宇文氏的淮北地區被攔腰斬斷,位於彭城的楊素就會被切斷後路,而尉遲惇的軍隊隨後向西進軍,可以和尉遲順合擊宇文明。
只要再擊敗宇文明,宇文氏之前搶佔的地盤,很快就會全都吐出來,所以,尉遲惇麾下大軍肩負著破局重任。
而若是能將邾王(西陽王)宇文溫擊敗,可以打破其號稱不敗的神話,甚至若能將其擊殺,對於打擊宇文氏一方計程車氣會有明顯效果。
萬一宇文溫又縮在小黃城裡變成鐵殼烏龜,尉遲惇不再會一根筋圍城,因為局勢不一樣了。
去年宇文溫守懸瓠,是孤軍守孤城,周邊大部分地區都不在其控制之下,所以能夠一心守城、不管不顧。
現在不一樣,小黃以南淮北地區,是宇文氏的地盤,他不可能撒手不管,否則官軍騎兵四處襲擾,淮北地區一片狼藉,對方徒有小黃無助於扭轉局面。
尉遲惇決定,如果宇文溫龜縮小黃,他在派兵圍城、盯死對方的同時,分兵西進,與尉遲順合擊宇文明,只要解決宇文明,局面就開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