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一百三十八章 路線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八章 路線圖 (1 / 2)

用數學計算的方式來判斷收益,這種解決辦法的思路並不是宇文溫“發明”的,古來有之的商賈們,為了儘可能判斷一筆買賣值不值得做,肯定會用算術來算成本。

然而用內插法來算收益率,那可真是“前無古人”,因為商賈們沒有編制曆法的需求,不會想到用內插法算收益,而學者們,只會想著用內插法算曆法。

這就是數學的實際應用問題。

宇文溫認為數學是一門很重要的科學,要想推動各學科及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肯定離不開數學,各種機械製造同樣離不開數學,而貨殖(經商)也離不開數學。

對於數學的需求其實一直都有,問題是由誰來提出需求,如果是官府提出需求,自然有學者喝了吏員想辦法解決,而若是社會地位卑賤的商賈提出要求,劉焯這樣的飽學之士除非窮潦倒,否則肯定會斷然拒絕。

所以,內插法的實用化,是由宇文溫提出需求,請那些學者用數學的辦法來解決問題,當然,適當的“潤筆費”、“指點費”是必須有的。

效果很好,內插法果然實用化了,可以預見的是,這種數學公式會為日興昌帶來豐厚的利潤,但這只是數學實用化的步驟之一。

宇文溫還提出了新的需求,那就是如何高效、低成本拓展和維持商路。

譬如,黃州鏢行接了個單,要押送一批貨物從西陽出發,經江州過大庾嶺入嶺表,最後抵達廣州番禹,那麼,是一支鏢隊全程負責押送划算,還是沿途各分號小鏢隊接力押送划算?

如果鏢行在這條重要的商路上開設分號,根據業務量的不同,分號和分號之間距離多少為好?每個分號的隊伍數量,維持在多少合適?

每個小鏢隊的鏢師人數,大概多少比較合適?

同樣的道理,對於黃州商號來說,在各條主要商路上,設多少分號為好?

各地分號會在當地經商,收購當地特產,透過商隊運輸到其他地方銷售藉以牟利,那麼,這些特產運輸距離的極限在哪裡?

會不會運到銷售地後,運輸成本遠超銷售所得而導致虧本?

再擴充套件需求,巴、湘、桂及嶺表各地的特產,其銷售範圍的極限在哪裡?

或者說,為了確保收購的嶺表特產在山南、河南、兩淮銷售時還能賺到錢,黃州商號應該怎麼經營商路?

這樣的需求,是實實在在的,如果是經驗豐富的商人,當然有辦法慢慢琢磨出來,但若是能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那可就“科學得多”。

然而,如果是商賈有償請數學家們解決,這些清高的學者哪裡會搭理滿身銅臭味的商賈,可想而知對其請求基本不會搭理,但若是西陽王發話,那就不一樣了。

學者們寒窗苦讀鑽研學問,大部分人都是為了“學而優則仕”,而這些學者基本上沒能力得家族蔭庇,也沒能力上戰場玩命搏軍功,所以才選擇走這條路入仕,實現人生理想。

這種理想不一定是庸俗的“升官發財”,譬如劉焯接受天子徵辟去長安,就是要為爭取機會,將自己嘔心瀝血編成的新曆法成為朝廷正式釋出的歷法,永載史冊。

但入仕的機會很難得,不是隨便哪個學者都有機會得天子、權貴們青睞,得舉薦、徵辟做官,甚至即便好不容易入仕,因為沒有強力靠山,做的都是不入流的小官,胸中才學不得施展。

那麼,若得西陽王青睞,得其舉薦入仕,難道不是很好的機會麼?

所以,幫助西陽王解決一些疑難問題,就是獲得西陽王青睞的好辦法,更別說這種“答疑”還是有償的,即便未得機會入仕,至少有不菲的收入,對於聚集西陽的學者們來說,何樂而不為。

有強烈的需求,有雄厚的資本願意出價,有雄厚的學術力量可以“答疑”,還有西陽王這個“任務釋出欄”,數學的實用化程序,在西陽已經走上正軌。

黃州的商賈、作坊主們,透過西陽王府尋求數學家們的幫助,實現共贏。

王越等人今日彙報的內容,其一是內插法算收益率,其二,是黃州自光州再到汝陰商路的最佳化結果,而第二項內容,換個表述方式,意義就不一樣了。

那就是,如何確保黃州經光州到潁州糧道的高效、低成本維持,如何減少糧草在運輸途中的消耗,如何用一文錢花出兩文錢的效果,支撐東南道行軍在兩淮的作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